众力资讯网

“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

“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的教师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天经地义,那要老师干嘛?” 现在的家长很苦逼,白天辛苦上班赚钱,回家了还要打起精神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作业,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有的人忍不住问老师,改作业不是老师的工作吗?为什么要交给家长改呢? 可老师理直气壮地说:“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谈什么家校共育啊?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管,学生到家了做家庭作业,家长不监督,难道该老师去家里监督?” 这话听着有道理,但萧斌臣老教师却站出来,指责这是严重的错误! 这位老教师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瞬间击中了许多家长心中的疑问与无奈。是的,老师的职责本应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批改作业本是他们的专业范畴,为什么要把这份“繁琐”推到家长身上?难道,老师们真的觉得,家长的角色只是“看门狗”吗?或者说,教育的本质已经变成了“家庭补课”? 其实,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制度的深层次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都在抱怨:学生的学习压力山大,家庭作业堆成山,家长的时间和精力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还要“扮演”老师的角色,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监督孩子学习,谁能不觉得心累?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在误导自己,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帮忙批改作业”?还是说,我们其实在用一种“折中”的方式,试图平衡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萧斌臣老师的观点,点醒了许多家长:把作业的批改交给家长,只是权宜之计,不能成为常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而不是让家长成为“临时老师”,更不是让孩子成为“家庭作业的牺牲品”。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老师们会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作业”是理所当然?难道是制度的缺陷?还是老师们压力过大,无法应对繁重的工作量? 实际上,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而不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家长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和陪伴,而非“代劳”。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家校合作”的核心意义,才能打破“作业监控”的怪圈,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独立和思考。 这场关于“家长批改作业”的争论,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它折射出的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层次变革需求。我们期待,未来的教育,是让老师和家长携手共建孩子的幸福成长,而不是彼此推诿、疲于应付的“战场”。毕竟,孩子的未来,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努力。头号周刊家长督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