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乌战争的结局,所有人都猜中了开始,却没人猜中结尾。三年血战后,乌克兰最大的心愿

俄乌战争的结局,所有人都猜中了开始,却没人猜中结尾。三年血战后,乌克兰最大的心愿竟是回到2022年前,但此时,“朋友”和“敌人”纷纷露出真面目,一个伸手要地,一个张口要钱,不知泽连斯基是否后悔,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2025 年 2 月,俄乌战争迎来爆发三周年,战场局势早已从最初的激烈攻防转入僵持阶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首次公开表示,乌克兰当下最核心的诉求是恢复 2022 年 2 月 24 日战争爆发前的领土状态,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控制权。 这番表态与战争初期 “收复全部领土” 的强硬立场形成明显反差,背后是乌克兰三年来难以承受的战争损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截至 2025 年 1 月,乌克兰境内已有超过 1.2 万处基础设施遭到损毁,其中电力设施损毁率达 38%,铁路和公路交通干线受损里程超过 1.8 万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累计突破 7500 亿美元。 更严峻的是人口流失问题,乌克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年间已有约 630 万民众离开国土,其中 350 万人选择定居欧盟国家,劳动力人口减少近四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都受到严重冲击。 就在乌克兰渴望回到战前状态时,曾经承诺 “全力支持” 的 “朋友” 们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欧盟在 2024 年底召开的峰会上,虽然继续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但明确提出要求乌克兰将农业用地的 15% 作为 “抵押”,用于偿还欧盟提供的武器贷款。 要知道,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 “粮仓”,农业用地面积达 4200 万公顷,其中黑土面积占全球黑土总量的 23%,欧盟这一要求相当于间接获取乌克兰的农业资源控制权。 美国的态度则更为直接,2025 年 1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乌援助法案》中明确规定,乌克兰需要将境内已探明锂矿资源的开采权优先授予美国企业,作为换取 60 亿美元军事援助的条件。 锂矿是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乌克兰已探明锂矿储量约 500 万吨,占欧洲总储量的 40%,美国企业的介入意味着乌克兰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将受限于美国资本。 而被乌克兰视为 “敌人” 的俄罗斯,也在此时亮出了自己的条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2025 年 2 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若乌克兰希望恢复战前领土状态,必须承认克里米亚的 “永久归属”,同时允许顿巴斯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并与俄罗斯建立 “经济一体化” 关系。 具体来说,顿巴斯地区的工业产品可免关税进入俄罗斯市场,能源供应也将纳入俄罗斯能源体系,这相当于让顿巴斯地区成为俄罗斯经济圈的一部分。 俄罗斯还提出,乌克兰需要拆除境内所有美国和北约部署的军事设施,包括反导系统和雷达站,并承诺未来不加入任何军事同盟,这实际上是要求乌克兰放弃之前的 “亲西方” 战略,保持中立立场。 这种 “朋友伸手要地、敌人张口提条件” 的局面,让乌克兰陷入两难。泽连斯基政府曾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协调各方立场,2025 年 1 月先后访问德国、法国和美国,但均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欧盟的援助不可能 “无条件持续”,乌克兰需要展现 “还款能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建议乌克兰接受 “阶段性停火”,先与俄罗斯就顿巴斯地区的地位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更是直言,美国对乌援助需要 “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不会为了乌克兰的诉求无限制投入。 战场上的局势也没有给乌克兰更多谈判筹码。2024 年下半年以来,俄乌双方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展开拉锯战,战线始终没有明显推进。 乌克兰军方在 2025 年 1 月发布的战报显示,乌军每月伤亡人数仍维持在 8000 人左右,而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交付速度明显放缓,2024 年第四季度的武器交付量较第三季度下降了 45%,其中坦克和装甲车的交付量下降幅度超过 60%。 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想要实现 “回到 2022 年前” 的目标,难度越来越大,泽连斯基在公开场合的神情也越来越凝重,只是每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决策时,他都选择沉默以对。毕竟,战争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世上也从来没有后悔药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