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存储芯片价格飙涨25%!三大原厂突然按下暂停键,板块要起飞?

存储芯片市场突然刮起一阵涨价旋风,三大原厂集体捂盘惜售,现货市场一夜间"一货难求",价格直线拉升。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局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DDR5现货价格近日如脱缰野马,一周内猛涨25%-30%,创下存储芯片市场年内最大单周涨幅。

更令人惊讶的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存储巨头竟同时按下"暂停键",暂停DDR5合约报价,引发市场恐慌性采购潮。

业内人士透露,这场涨价风暴可能才刚刚开始。从当前供需格局看,DDR5价格有望在未来两个季度累计上涨50%以上,存储市场的"超级周期"似乎已经悄然启动。

价格异动:存储市场一夜变天

"从业十五年,从未见过如此迅猛的涨价。"一位资深采购经理在朋友圈这样感慨。存储芯片市场的这场价格风暴,来得又快又猛。

DDR5芯片价格单周暴涨30%,连带DDR4价格也水涨船高,周涨幅超过10%。

NANDFlash市场同样火热,512GbTLCwafers价格单日涨幅高达14%,令市场参与者措手不及。

"现在的市场就像2021年的芯片荒重演,"一位经销商描述,"客户拿着钱在门口排队,但我们手里根本没货。"这种"一芯难求"的局面正在整个产业链快速蔓延。

背后推手:三大原厂为何集体"捂盘"?

这场价格风暴并非空穴来风。存储三巨头同时暂停报价的背后,是产业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

减产效应开始显现。去年以来,三大原厂为应对价格下跌实施了大规模减产。

如今库存已降至正常水平,但需求却意外回暖,导致供需缺口突然放大。

AI服务器需求大爆发成为重要催化剂。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应用普及,AI服务器对高带宽DDR5内存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

国产替代加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国内终端厂商纷纷加大存储芯片备货力度,形成了"安全库存"需求。

投资机会:产业链哪些环节最受益?

存储芯片涨价浪潮下,整个产业链都将迎来重新定价的机会。笔者认为,以下几个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存储芯片直接供应商最先受益。长鑫存储、长电科技等国内存储龙头,不仅受益于价格回升,还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特别是长鑫存储的扩产计划,将在未来两年释放巨大产能。

上游材料企业迎来量价齐升。江丰电子的靶材、鼎龙股份的CMP抛光垫、安集科技的抛光液等关键材料,都将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产能的提升。

存储模组厂商享受库存重估。朗科科技、佰维存储等模组厂商手中的库存,随着芯片价格上涨将获得重估收益,毛利率有望快速修复。

设备供应商获得新增订单。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设备企业,将受益于存储芯片产线的扩产和升级需求。

市场影响:A股哪些板块将迎来风口?

存储芯片作为电子产业的"大米",其价格波动将传导至整个科技板块。笔者认为,以下A股板块将直接受益:

半导体板块首当其冲。存储芯片涨价将改善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盈利预期,士兰微、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设计公司,以及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制造企业都将受益。

国产替代概念迎来新机遇。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存储芯片的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长鑫存储的扩产将带动整个国产存储产业链的发展。

服务器与数据中心板块价值重估。虽然存储芯片涨价会增加成本,但同时也证明了数据中心需求的强劲。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等企业将获得市场重新关注。

新能源汽车智能芯片受益。车载存储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等在车载存储领域有布局的公司,将获得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投资策略:如何把握这波存储行情?

面对这轮存储芯片涨价潮,投资者该如何布局?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紧盯价格指标。存储芯片现货价格是行情风向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集邦咨询、DRAMeXchange等专业机构的价格跟踪报告。

关注产能动向。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国内巨头的产能扩张进度,将直接影响相关供应链企业的业绩释放节奏。

把握国产替代主线。在外部限制可能加码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企业将获得政策加持,成长确定性更高。

注意风险控制。存储芯片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特征,投资者需警惕价格回落风险,避免盲目追高。

存储芯片市场的这轮涨价风暴,正在重塑整个科技产业链的估值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对产业理解深度的考验,也是把握科技股投资节奏的关键时刻。

存储芯片的涨价浪潮才刚刚开始,产业链的业绩兑现将在未来两个季度逐步展开。那些具备核心技术、深度绑定龙头客户、并且估值合理的公司,最有可能在这轮行情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