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成都银行发布三季报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均实现千亿级增长


10月28日晚,成都银行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13852.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1.39亿元,增幅10.81%;2025年1至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亿元,增幅分别达到3.01%、5.03%,实现经营发展稳中有进,进一步彰显战略韧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以来,成都银行保持战略定力与耐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深耕区域实体经济,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谋篇“十五五”,成都银行正积极推动新一轮规划编制,将保持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力不动摇,在持续巩固深化政务金融、储蓄负债等既有“护城河”的基础上,打造以实体业务、零售资产、财富管理、异地分行等新兴动力源为引领的“第二增长曲线”,努力构建更加多元、协调、均衡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稳中有进
资产质量持续领跑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宏观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
在息差普遍承压的行业背景下,成都银行以恪守初心的战略定力、奋楫笃行的实干耐力、改革转型的创新活力,立足政务金融、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三大业务“护城河”,聚焦实体客群行业分析及风控体系搭建、异地分行贡献能力提升、特色财富管理业务顾问服务品牌打造、“成行消贷”特色品牌升级、金融市场业务收益贡献扩大“五大提能方向”,实现了经营发展稳中有进。今年7月,该行再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24位,较2024年大幅提升35位。
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9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达13852.55亿元、9864.32亿元、8474.81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51.39亿元、1005.73亿元、1049.13亿元,三大指标均实现千亿级增长,增幅分别达10.81%、11.35%、14.13%。其中,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6.86%,经营结构保持稳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该行异地分行各项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30%,其中个人存款规模首破千亿大关。
经营业绩持续提升。2025年1至9月,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5.20亿元,增幅3.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4.54亿元,增幅5.03%;ROA年化0.96%;而作为评估企业利用自有资本创造利润效率的核心指标,该行ROE年化15.20%,居A股上市银行第一梯队;基本每股收益年化2.99元。
风险管理保持良好。今年以来,成都银行持续健全全面、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截至2025年9月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0.68%,后四类贷款比例下降至1.05%,资产质量稳居银行业第一梯队;拨备覆盖率433.08%,资产“安全垫”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担当有为
主动融入重大战略
成都是成渝极核城市、四川省会城市,不仅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叠加,更被赋予了“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定位。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及成都市属国有企业,近年来,成都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主动融入国省战略、紧扣区域发展脉动,倾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5年来,成都银行充分发挥在成渝两地均设分支机构的地方法人银行优势,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区域协同发展需求,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通过“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要素保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全面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该行先后为天府机场二期、轨道交通建设等成都市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在上半年申报及发行专项债金额超450亿元的基础上,第三季度继续加大对区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以来,成都先后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加快构建体现成都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成都银行持续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桥梁”和“引擎”功能,矢志不渝融入城市发展大局。
今年2月,成都银行启动了“润园惠企”金融行动,提出到2025年底为园区企业及人才提供超5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覆盖园区、企业及人才等市场主体超5000户。同时,该行还深度融入成都“进解优促”工作,针对重点产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上企业,通过落实专营团队、配套专项政策、产品设计创新等举措,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扩大对重点产业圈、产业链的覆盖率。
筑牢支撑
倾力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的宗旨。成都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中创造金融价值。
日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今年以来,成都银行以“五大特色金融行动”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今年以来,该行持续优化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四专模式”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该行设立了全国首批科技专营支行,创新推出了“成长贷”“科创贷”“积分贷”“股债通”“科企贷”等10余款科技金融产品,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矩阵。目前,该行对成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过80%。今年5月,该行成功承销全国首批科创债,助力光子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企业发展。
绿色金融助力转型。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创新构建“绿色融资+科技赋能+生态协同”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不断加强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融资支持,多措并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截至去年底,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达497.71亿元。
普惠金融注入活水。今年以来,成都银行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目前,该行已推出“惠抵贷”“惠企贷”“秒贴贷”等产品,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小微特色金融产品体系。在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的号召,结合政府贴息等政策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满足居民日常消费信贷需求。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保持定力,在经营发展上稳中有进;不负使命,在社会责任上担当有为——这不仅是该行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是其乘势而上、接续推进,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