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杨振宁曾经被PRL拒稿的经历? ------------------------------------ 很有趣,说明PRL的编辑和审稿人都比较硬气,而且幽默。不会因为你是杨振宁而唯唯诺诺,反过来,也不会因为你不是杨振宁就趾高气扬。 具体到这个工作本身:文章的“重要性”是基于当前历史环境下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共识,有些工作当时被认为重要后来发现可有可无(有名的例子如心肌干细胞),有些工作当时不被认可后来影响越来越大(复数),都是可能的。不负责任地说这世上99%的paper都是废纸。这个工作反正最后也发表了,大可不必纠结发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