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月4日台媒爆料,一条全新铁路在西非正式投入运营,西芒杜铁矿将在今年实现出口,然而这样的状况也引来外媒的担忧: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   西芒杜铁矿被誉为全球最后一块未开发的优质铁矿区,其储量之丰富、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这座铁矿的含铁量已经超过了65%,远超澳大利亚和巴西主要矿区的平均水平。 要知道过去二十年,中国钢企可是当了太久的“冤大头”,明明包揽了全球68%以上的海运铁矿石,2024年进口量就突破10.7亿吨,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要“消化”近1吨矿石,却连定价的话语权都摸不着边。 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三家巨头把着供应链的阀门,开采加运输到港成本才30-40美元/吨的矿石,常年卖到80-120美元/吨,2021年更离谱,力拓把成本23.5美元/吨的矿石炒到215美元/吨,十倍利润差简直是明着薅羊毛。 这背后全是套路,普氏指数就靠三四十家企业的询价生成,样本量还不到全球贸易量的0.3%,却能决定万亿美元市场的价格,矿商随便签个高价单,中国企业就得跟着买单。 现在西芒杜一投产,这局面算是彻底翻篇了。这座被称为“全球最后一块优质铁矿”的宝藏,储量压根不止30亿吨,实际探明的高品位资源量都超过60亿吨。 平均含铁量达到66%-67%,比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区的48%、巴西“铁四角”的44.1%高出一大截,甚至比全球平均品位46.7%都要多出近20个百分点。 而且关键是它的开采成本,单吨还不到55美元,比澳大利亚主流矿企低12%-18%,这意味着光成本差就能让中国钢企每吨省出不少利润,更别说高品位矿石能让炼铁焦比下降4%,还能减少碳排放,正好踩中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点子上。 能把这沉睡近30年的矿山唤醒,靠的可不是运气。西芒杜藏在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密林里,偏远的地理环境、频繁的政局动荡,让力拓换了七任CEO都没能搞定,直到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和诚意入局。 那条11月4日正式运营的新铁路,其中307米长、28米高的桥梁,直接复制了京沪高铁的建造模式,一个多月就完工,力拓高管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有西方没有的技能,能把事办成”。 这套“铁路+港口”的运输系统一跑起来,首批20万吨矿石年底就能运到中国,30个月后产能就能拉到每年6000万吨,加上中国财团开发的其他区域,未来每年能稳定供应1.2亿吨,这可不是小数目,直接能把中国对澳巴铁矿的依赖度从80%降到65%。 这一下国际矿业巨头的垄断根基算是被撬动了。澳大利亚已经感受到了压力,2025年皮尔巴拉混合粉矿价格从峰值跌了18%,平均实现价降到82.13美元每湿吨,比去年降了19%,中国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占比也掉了12个百分点。 必和必拓更慌,之前还嘴硬不接受人民币结算,结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暂停采购它的美元计价矿石,一周内股价就暴跌6%,最后乖乖同意30%的对华现货交易改用人民币结算,毕竟它62%的营收都靠中国市场,澳大利亚82%的铁矿也都销往中国,这生意根本丢不起。 巴西淡水河谷早早就识趣,2025年对华铁矿贸易额涨了12%,人民币结算比例都升到28%,还顺带买中国的电动车和光伏板,把产业链都绑在了一起。 还有最厉害的是定价权的转移,美国媒体说“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一点不假。 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的新指数覆盖78个港口,每天成交量超200万吨,比旧体系透明太多,等于把定价的“仪表盘”从伦敦、悉尼搬到了中国港口。 西芒杜的高品位矿石一入市,更是给这个新体系加了砝码,毕竟全球钢厂都想要好矿石,而中国手里握着最大的优质矿来源,自然有了说话的底气。 这事儿里最妙的还是合作共赢的路数,不是抢资源而是搭平台。几内亚这个穷了大半辈子的国家,光靠西芒杜就能让GDP增加逾1/4,政府专门请了毕马威和罗斯柴尔德集团规划收入投资,还想冲击主权信用评级,简直是借资源实现了经济跃迁。 中国企业既拿到了稳定的矿源,又输出了工程技术和产业链,顺便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结算能让矿商资金周转率提高35%,每年多赚2.1亿美元,这种双赢的买卖谁都愿意干。 反观以前的垄断巨头,只想着自己赚差价,根本不管资源国的发展,现在被挤掉市场份额也是迟早的事。 说到底,西芒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国运礼包”,而是找对方向后的必然结果。 从2013年推铁矿石期货,到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采购力,再到布局西芒杜、俄罗斯等新矿源,每一步都踩在打破垄断的点子上。 现在这座矿山一投产,就像给全球铁矿市场投了颗“变量炸弹”,不仅让中国钢企摆脱了被动挨宰的日子,更把资源贸易的规则改得更公平,这就是坚持正确方向的力量,毕竟在全球化时代,靠垄断耍横的时代早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