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乌克兰对外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当天在大多数地区实行轮流限电措施,从早晨7点持续到晚上9点,特别是在苏梅州地区停电情况最为严重,这一切都源于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持续袭击导致多地电力供应中断,尽管紧急修复工作已在全力进行中。 阳光消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黑暗从断电的插座中蔓延开来。这不是普通的电路故障,而是战争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精准打击。俄军近期对能源设施的系统性破坏已演变为“焦土战术”,不仅针对大型发电厂,连110-35千伏的变电站和燃气分配站都未能幸免。能源战争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前线地区的民众正承受着最严重的后果。在切尔尼希夫、苏梅和哈尔科夫等地,民众不仅面临电力中断,连集中供暖都可能无法启动。当你在寒冬中颤抖,就会明白能源基础设施被当作战争武器意味着什么。报告显示,这些地区正处于完全断电断气的边缘,可能引发深重的冬季人道主义危机。 乌克兰能源系统已经失去了18吉瓦的发电容量,而新增容量仅有1.5吉瓦。这样的数字背后是数百万家庭在黑暗中摸索的现实。能源部长斯维特拉娜·格里恩丘克在最近的G7能源部长会议上直言,这些对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不仅威胁乌克兰,更危及全球能源安全。 战争规则已被改写。从2022年对高压变电站的“地毯式轰炸”,到如今针对前线地区的精准打击,俄罗斯的战术不断演变。目的是切断前线地区与国家电网的联系,让乌克兰人在黑暗中孤立无援。能源设施成为新战场,平民成了附带损伤。 乌克兰的回应同样坚定。2025年以来,近160次成功打击落在俄罗斯石油开采和炼油设施上。11月4日,50多架无人机袭击了卢克石油公司在克斯特沃的 depot,引发巨大火灾。这种“深度打击”策略旨在切断俄罗斯战争的资金链——石油收入占其国防预算约90%。 战争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能源命门。乌克兰使用造价约5.5万美元的FP-1无人机,能打击1500公里外目标。而俄罗斯则用导弹、无人机、火炮和制导炸弹每日攻击前线地区。这是一场能源韧性的考验,看谁先在黑暗和寒冷中倒下。 冬季的阴影正在逼近。分析预测,今年冬季乌克兰可能面临3.5-4吉瓦的容量缺口,即使有欧盟进口电力,轮流停电仍可能长达每天八小时甚至更多。1月和2月还可能出现天然气和煤炭短缺。这不是普通的冬季备战,而是一场能源生存竞赛。 国际社会的支持至关重要。格里恩丘克部长强调,能源安全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支持、技术创新和共同战略愿景。没有强大的防空系统和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能源系统在攻击面前依然脆弱。核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局势尤其危险。 能源战改变了战争形态。它让前线延伸到了每个家庭的客厅,每个医院的手术室,每个老人的公寓。当你不得不依靠烛光照明,当你的手机电池慢慢耗尽,当电梯停止运行,战争不再是远方新闻,而是日常生活的残酷入侵。 黑暗不会永远持续。紧急修复工作在进行,分散式发电在发展,国际援助在涌入。但解决方案需要时间,而乌克兰人正在与即将到来的寒冬赛跑。能源韧性不仅关乎恢复供电的速度,更关乎一个民族在黑暗中保持光明的能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