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明年印度将面对巴基斯坦的中国制潜艇”   “从明年起,印度将不得不面对中国为巴

“明年印度将面对巴基斯坦的中国制潜艇”   “从明年起,印度将不得不面对中国为巴基斯坦建造的新型潜艇”——4日印媒《印度时报》发出了上述感慨。   这可不是简单添几艘新船那么简单,而是南亚水下力量的天平要动了,印度握了多年的海上优势,突然变得没那么稳当了。   这事儿得从那批即将交付的潜艇说起,巴基斯坦要接的这批“汉果尔”级潜艇,是中国基于成熟型号改的,最关键的是带了AIP系统,不用像老潜艇那样频繁浮上来换气,能在水下安安静静待更久。   以前巴基斯坦的潜艇多是二手货,性能有限,这次一下来八艘新锐潜艇,等于把水下打击力量直接翻了倍,这规模在南亚历史上都少见。   更让印度揪心的是,这些潜艇能装重型鱼雷,还能发射反舰导弹,孟买、维沙卡帕特南这些印度关键港口,从此都在水下威胁的覆盖范围里。   印度的焦虑,很大程度是自己的反潜能力跟不上趟,他们虽然有P-8I反潜机,看着挺先进,能覆盖关键航道,但水面舰艇大多缺了拖曳阵列声呐,就像少了灵敏的“耳朵”,很难捕捉到静音效果好的潜艇。   更要命的是各装备之间不搭调,P-8I发现目标后,数据传不到潜艇和其他舰艇上,曾有过因为数据格式不兼容,眼睁睁看着目标跑了的情况。   印度海军参谋长之前都公开承认,没法持续追踪巴基斯坦潜艇的动向,这可是头一回在明面上认了水下劣势。   印度自己的潜艇部队也撑不起场面,看着有十几艘潜艇,可大多是八十年代的老型号,维护率不到六成,好多时候没法随时出海。   唯一的核潜艇“歼敌者”号,去年还因为反应堆故障停航了大半年,战略威慑根本靠不住。   反观巴基斯坦,不仅能拿到新潜艇,中国还帮着建了本土维护中心,以后修潜艇不用再求人,十年内就能实现后勤自主,这种持续作战能力才是最让印度头疼的。   这背后其实是种“非对称”的较量,印度一直想靠航母战斗群压过巴基斯坦,甚至之前还琢磨过封锁瓜达尔港,切断中巴经济走廊的海运通道。   可现在有了这些安静的潜艇,印度航母就得小心了,万一在预定航道被盯上,别说封锁别人,自己都得偏离航线躲着走。   巴基斯坦不用跟印度拼航母吨位,只用这些水下的“沉默杀手”,就能逼着印度分出三分之一的反潜力量盯着,直接削弱了它在其他海域的行动自由。   印度也不是没想着补救,今年的国防预算里,反潜项目的拨款涨了不少,可武器采购周期长,等新装备到位至少得五年。   而巴基斯坦的潜艇明年就能形成战斗力,这时间差刚好打在印度的软肋上。   更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的潜艇兵都是中国海军帮着培训的,从深海潜伏到电子静默突袭,练的全是实战本事,这可不是光靠买装备能追上的。   中国在这事儿里的角色也耐人寻味,没搞军事基地,没干涉内政,就是实打实的技术输出和信任支持。   这些潜艇交付的不只是钢铁和导弹,更是让巴基斯坦有了跟印度掰手腕的底气,在强权主导的区域里,硬生生把天平往回拉了拉。   印度想靠“印太战略”拉拢美日澳构建包围圈,可家门口的水下力量先出了岔子,这包围圈自然就有了缺口。   说到底,印媒的感慨不是怕一艘两艘潜艇,是怕自己的霸权成本突然变高了,以前印度觉得海上优势能补陆空的短板,现在这个假设要站不住脚了。   巴基斯坦不用挑战霸权,只是让霸权的代价变得难以承受。   明年那些潜艇下水后,印度洋的事儿,就再也不是印度能单方面说了算的了,这种掌控权的松动,才是最让印度坐不住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环球网《「独家访谈」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首批中巴合作的“汉果尔”级潜艇将于明年入列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