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为稀土管制能按住荷兰, 没想到人家反手就把中低端DUV光刻机也禁了,连老设备维修都卡脖子。这波操作看着够刚,实则更像慌不择路的孤注一掷。 荷兰这次下手够狠,直接把ASML的NXT1970i、1980i这些量产主力DUV光刻机列入管制清单,连配套的测量设备、光刻软件都没放过。更让人揪心的是,已经卖到中国的老设备,要是后续缺零件、需要维修,基本就只能等着瘫痪,等于硬生生制造出“技术孤岛”。要知道,这些中低端DUV机型可是ASML的赚钱主力,中国市场一度贡献了它全球35%的销量,2024年对华营收占比也高达28%,其中DUV的销售额占比更是接近90%。这波限制,表面是针对别人,实则先砍伤了自己的“钱袋子”。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荷兰这波操作背后全是美国的影子。之前美国刚出台新规,把“50%中资控股”的企业都纳入限制范围,荷兰紧接着就动手接管了中资背景的安世半导体,时间点掐得比剧本还精准。这种亦步亦趋的姿态,连ASML自己都看不过去。公司CEO富凯公开直言,限制对华出口是“极其不明智的决定”,只会逼着中国加快自主研发的脚步。前CEO温宁克更直接警告,想完全孤立中国半导体产业“根本没有希望”,最后只会倒逼中国造出能和ASML匹敌的光刻机。 中国的反制早就精准就位。10月31日生效的稀土新规里明确规定,只要设备中含有0.1%的中国稀土,出口就得先到北京拿“通行证”。而ASML每台光刻机的稀土用量都超过10公斤,光稀土在电机成本里就占了30%以上。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荷兰就算想找替代供应链,短时间内根本绕不开。ASML自己都预估,新规可能导致出货延迟好几周,手里的库存顶多只能支撑8周的生产。更讽刺的是,一边搞技术封锁,荷兰国防部总部却还在天天用中国名爵的电动车,这种双重标准,让所谓的“安全担忧”显得格外滑稽。 最让荷兰坐不住的,还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快速突破。中芯国际已经在测试上海宇量昇的浸没式DUV光刻机,靠着多重曝光技术,早就开始尝试7纳米芯片的试产。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机型良率已经冲到90%,计划2025年交付10台以上。反观ASML,为了规避限制搞出的替代机型NX2000,只是在参数上稍微微调,客户适配后照样能生产7纳米芯片,这种“掩耳盗铃”的操作,反而暴露了技术封锁的无力。 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荷兰这是拿着美国的矛,戳自己的盾”“美国递刀,荷兰当枪,最后伤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还有细心的网友算了笔账:ASML在荷兰宣布限制的当天,股价就暴跌8.2%,市值一下子蒸发了200亿欧元;而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从2021年的21%涨到2023年的35%,预计2025年就能突破50%。这场博弈里,谁在失去未来,其实早就一目了然。 荷兰或许该好好想想,当中国能用旧设备干出7纳米的技术奇迹,当稀土反制让ASML的生产线都面临停摆风险,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到底还能玩多久?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稀土出口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