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不断升级轰六轰炸机群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可以说是一次偶然的运气,但也是一次难得

中国不断升级轰六轰炸机群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可以说是一次偶然的运气,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美媒嘲讽轰-6是“冷战遗产”,却选择性忽略其挂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5000公里,末端10马赫突防速度直接把“萨德”反导系统变成高价烟花。更讽刺的是,美国B-52机队平均机龄60岁,维修费够造三架歼-20,而中国用运油-20给轰-6N空中加油,硬把8000公里航程拉到16000公里,直接让阿拉斯加反导系统沦为摆设。 当美军吹嘘B-21能穿透中国防空网时,轰-6N早带着空射弹道导弹蹲在第二岛链外——这玩意从1万米高空发射,射程3500公里直接摸到夏威夷,五角大楼算完弹道轨迹才发现自家航母连逃命时间都不够。更绝的是,中国一年量产8架轰-6K的成本,只够洛马修两架F-35的漏油发动机,性价比碾压玩成“工业玄学”。 西方智库总说轰-6落后,却不敢提其230架的规模足够同时洗地台岛、锁死南海、威慑关岛——当美军航母被鹰击-21灌顶时,才会懂“数量本身就是质量”的真理。毕竟用20架轰-6N齐射40枚高超弹的成本,还不到一艘伯克舰的造价,这种“饱和经济学”可比航母霸权实惠多了。 轰-6的逆袭本质是工业体系对霸权逻辑的降维打击——美国砸万亿搞“分布式作战”,中国用老平台+新导弹的组合直接掀桌。等2030年轰-20带着等离子隐身亮相时,五角大楼才会发现:自家PPT上的“下一代轰炸机”,连轰-6N的尾焰都追不上。轰-6改进型 轰6战略轰炸机 轰-6 改进型 轰六战略轰炸机 轰6k型轰炸机 轰-6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