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前几天陪发小去医院看她妈妈,老人家突发心梗住院,ICU住了一周花了8万多。发小翻

前几天陪发小去医院看她妈妈,老人家突发心梗住院,ICU住了一周花了8万多。发小翻着缴费单直叹气:我妈一辈子省吃俭用存了30万,以为够养老了,结果一场病搭一半进去…… 这话戳中了!咱们普通老百姓图个啥?不就图个安稳嘛!可这些年观察下来,身边人对存钱和买保险总有点执念。有人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最踏实,有人嫌保险没用还贵。今儿咱就唠唠这俩到底咋选,我先讲俩真事儿。 我二姑就是存钱派代表。她无儿无女,在单位上了30年班,每月雷打不动存工资的40%,退休时夫妻俩攒下100多万。去年她查出来乳腺癌,手术+靶向药花了28万,现在药不能停,每个月还得自费8000多,姑父在她生病期间,突发脑溢血走了!老太太蹲在医院走廊抹眼泪:我就想不通,一辈子攒的钱咋就送医院了呢? 这不是个例。咱父母那辈,甚至很多同龄人,都觉得:存够钱就能抗风险。可现实是,一场大病,一次意外,或者家人突然失业,存款就像漏勺里的水,哗哗流得比想象中快。更扎心的是,通胀这把刀子悄悄割肉,30年前存的10万和现在存的10万,购买力能一样吗? 保险:平时像冤大头,关键时的救命绳 我另一个同事小周,去年却让他彻底改变对保险看法。他45岁,上有老下有小,每年咬咬牙花6000多买了重疾险+百万医疗险。今年春天他突发肝癌住院,ICU住了10天,总花费22万。医保报了10万,剩下的12万,百万医疗险直接报销了9.8万!他跟我说:当时不是我买保险时硬叫他为自己买份保险,这次的风险不知道如何应对?遗憾的是同事最终未逃过一劫,家属结果还理赔了几十万。 其实保险没那么玄乎。说白了,它就是用确定的小钱,对冲不确定的大风险。比如每年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能报销癌症化疗,心梗手术这种大额医疗费,几千块的重疾险,确诊癌症直接赔一笔钱,不用等发票,这笔钱可以拿来请护工,还房贷,给孩子交学费,存钱是:自己扛,保险是好帮手。 最扎心的真相:只存钱不买保险是“裸奔”,只保险不存钱是“虚胖” 咱普通人过日子,哪能非此即彼?聪明的做法是:两条腿走路:每年配齐基础保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一年几百块,重疾险根据预算选保额)剩下的钱该存存,该投资投资,别让所有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 毕竟,存钱是守住现在,保险是托住未来。咱图的从来不是绝对安全,而是就算天塌了,也还有兜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