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恢复孩子身上灵气最好的方式:3件事

上周看到有个小女孩安安静静坐在角落发呆,她妈妈不停催促:"快去和小朋友玩啊,这么内向怎么行?" 我忽然意识到:现在的孩子,连"无聊"的权利都没有了。 这让我想起上周带娃去郊野公园的午后。没有游乐设施,只有一片荒草地、几棵歪脖子树。 刚开始孩子们还抱怨无聊,但半小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用树枝搭起秘密基地,蹲在蚂蚁窝前观察了整整二十分钟。 那一刻,他们眼睛里闪着光,那是在游乐场从未见过的灵动。 怎样才能守护孩子的灵气?我的心得是: 1️⃣把"无聊"还给孩子 现在孩子的日程表比CEO还满:上学、补习、兴趣班...连发呆都要被训斥"又在浪费时间"。 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孩子看似无所事事时,大脑正在悄悄构建创意网络。 我女儿有次对着云朵发呆半小时,后来讲出了让老师惊叹的童话故事。 每天留出1小时"自由时间",不安排任何活动,你会发现孩子比想象中更会创造快乐。 2️⃣闭上评价的嘴巴 "画得真棒!""这样不对!"——我们随口的一句话,都在给孩子套上枷锁。 有次女儿画画问我:"妈妈,这样画好看吗?"我突然警觉,她已经在意外界评价了。 现在我会说:"我注意到你用了很多蓝色,能和我聊聊你的画吗?"当她不再为取悦他人而创作,笔下的世界顿时鲜活起来。 3️⃣每周给大自然2小时 研究证实的"20分钟公园理论"在我家得到验证:只要在自然里待20分钟,孩子的烦躁情绪就会明显缓解。 我们每周雷打不动的"森林日",有时只是在小溪边扔石子,在草坡上打滚。 大自然是最懂疗愈的老师——落叶教会他们欣赏残缺美,泥巴让他们体验放肆的快乐,昆虫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 当我们停止用成人的焦虑填满孩子的每分每秒, 他们内在的灵气就会自然生长。 其实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光 我们要做的不是点亮他们 而是别不小心吹灭了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