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截止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6天,追平了特朗普上一届历史最长纪录。在这

截止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36天,追平了特朗普上一届历史最长纪录。在这场大戏中,80万无薪工作的联邦雇员成了“人质”,而普通民众则是无奈的“观众”。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次停摆是有选择性的。 国防部、移民局、国土安全部等“关键部门”依然运转,而国家公园管理处、环境保护署、国家档案馆等部门则首当其冲,被迫关闭。 这种选择性,暴露了美国政治的深层真相。哪些政府功能被视为“必不可少”,哪些被视为“可有可无”,反映了美国这个国家的真实优先级。 当环保执法停摆、国家档案馆关闭、科研项目中断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美国当下的价值序列中,那些关乎长远未来的事务,被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更多的是着眼于眼前的事物。 美国政府这次停摆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变化,美国政治体系对“痛苦”的耐受度显著提高了。 在早期,政府关门几天就是重大危机,如今,36天过去了,系统依然在运转,社会秩序大体维持。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美国政府的大部分功能已经“外包”或“自动化”,联邦政府的直接影响力在下降。 第二,两党都计算出了,承受停摆的代价低于妥协的代价。 第三,民众对政府的低期望值已成常态,大家也不指望华盛顿能解决什么问题了。 这种高痛苦耐受度,让美国政客们有了更大的空间玩这种“边缘政策游戏”。 我们一直都认为,政府停摆是美国政治失灵的表现,是两党斗争到不可调和的产物。那么我们现在又要问了,为什么如此“失灵”的制度能够反复发生却不崩溃? 我想,美国政府停摆已经成为了美国政治体系的一个“压力释放阀”。政府停摆,提供了这样一个安全区。把阶级斗争转化为了华盛顿的官僚斗争,把可能的社会暴力转化为了程序性僵局。形成了一种“斗而不破”的精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