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

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 这句话背后,是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制造龙头所承受的沉重地缘政治压力,以及台湾经济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依赖。 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最先进的制程技术是人工智能、军事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基石。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公开表示,美国92%的尖端芯片采购自台积电,这充分说明了台积电对全球科技供应链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美国积极推动半导体制造业回流。台积电被迫响应政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入超过650亿美元建设晶圆厂。 然而,这一决策被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形容为“昂贵、浪费又白忙一场”,因为美国缺乏完整的供应链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导致建厂成本比台湾高出37%至50%,投产进度一再延迟。 更让台积电处境尴尬的是,美国提供的66亿美元补贴仅占其在美国总投资的约十分之一,且条件苛刻。 同时,美国要求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提交客户资料等商业机密,引发市场对台积电自主权的担忧。 在台湾内部,半导体产业对资源的挤占效应日益明显。台积电一家企业的用电量就占全台近10%,预计到2030年将升至12%。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导致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受限,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台湾经济对半导体产业的依赖度已达到危险水平,半导体贡献了台湾GDP的20%和出口的40%,而其他工业行业增速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这种单一依赖,使台湾经济在全球芯片需求波动时异常脆弱。 刘德音曾明确表示,不认同所谓的“硅盾”理论,即认为台湾的半导体优势能够威慑大陆或确保美国保护。他强调,大陆的决策不会因半导体而改变,北京关注的是领土本身,而非领土上的设施。 面对复杂局势,台积电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但随着美国要求不断提高,甚至考虑对台湾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台积电的自主空间正在缩小。 与此同时,大陆半导体产业自主化进程加速,中芯国际已在14纳米和更先进制程上取得突破。 台积电的未来走向不仅关系企业自身,也牵动台湾经济命脉。当美国试图将半导体产能全部转移至本土,当大陆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台积电的“护岛神山”地位能否维持,确实令人深思。 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台积电能否在中美博弈中保持独立性?台湾经济应如何降低对半导体产业的过度依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 环球网《台积电前董事长称“技术移美,将损失几百亿”,台媒:问题是能躲得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