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围在门口后,干警上前敲门表明身份,一男子开门口神色慌张。
他转身想将手机塞给身旁妻子,两名干警立刻警觉上前阻拦。
趁干警核对身份的间隙,男子突然挣脱,将手机狠狠扔到门外草丛中,妄图销毁证据。
被带回法院询问时,男子王某坚称自己劳教后未恢复户籍,一直以“黑户”生活,拒绝提供任何身份凭证。
更是嘴硬叫嚣,“你们没证据证明我就是王某,为什么要拘留我?”
“别心存侥幸。”执行法官当即拿出卷宗。
“2018年你以魏某身份服刑的讯问笔录里,你亲口承认了冒用身份,加上公安数据库里的生物信息比对、血型鉴定,足以确认你的真实身份。”
“你明知负有230万元债务,却冒用他人身份逃避执行,导致判决长期无法履行,已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
如山铁证,王某的嚣张气焰终于没了。
“我承认冒用魏某身份规避执行,钱我会慢慢还的。”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时间回到七年前,温州的金某、王某,向生意场上的熟人何某借款230万元后,最后长期未还,被何某起诉到温州鹿城法院。
2018年4月,鹿城法院判令:金某偿还何某借款本金230万元及相应利息,王某对此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判决生效后,金某、王某拒不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何某无奈,于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迅速行动,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文书,责令其履行义务并如实报告财产情况。
然而金某、王某对此置若罔闻,经执行干警查询均未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尤其是王某,彷佛人间蒸发一般,突然失去了活动轨迹。
干警们穷尽查找方式,也未能找到王某下落,本案因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暂时进入“终本”程序。
“法官,我打听到王某可能还有一个身份!”今年9月,何某提供的一条新线索让案件出现了转机。
执行干警迅速重启调查,与公安机关开展协作,借助其数据库开展信息共享与数据比对工作,誓要揭开被执行人消失多年的秘密。
渐渐的,一个可疑的身份浮出了水面……
“这起刑事案子中,这个‘魏某’怎么跟‘王某’长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我们的被执行人吗?”
执行干警调查发现,王某在1998年曾因劳动教养被注销户口,至今未恢复户籍信息。
2018年,在被鹿城法院判决还款之后,王某因骗取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其抓捕到案时的身份信息竟为“魏某”。
该身份与王某本人的身份在身份证号、户籍地、年龄方面均不相同。
执行干警仔细查阅2018年的刑事讯问笔录,发现王某曾承认其在温州的户口被注销后,冒用了“魏某”的身份生活至今。
对比公安机关提供的“魏某”目前的户籍照片,发现其形象与王某本人长相基本一致。
9月11日,多名干警直奔某王某家门口,将其堵牢带回了法院。
冒用他人身份生活整整7年的王某,终于褪下了“马甲”露出本相。
9月15日,鹿城法院依法将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公安机关审讯,王某如实供述了冒用“魏某”身份生活、规避法院执行的全部事实。
目前,警方对王某涉嫌犯罪行为开展进一步侦查,法院同步核查其以“魏某”身份隐匿财产的情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