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河南一90岁老人因病去世,家人将其火化后,骨灰里竟然莫名多出4个钢钉?殡仪馆说做

河南一90岁老人因病去世,家人将其火化后,骨灰里竟然莫名多出4个钢钉?殡仪馆说做过手术,但这说法让老人家属不能接受,因为老人根本没做过手术,医院也出示了证明,老人无手术史!儿媳说全家都怀疑:这骨灰根本不是我婆婆的! 王女士的帆布包里,总固定放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三张纸 —— 老人的 “无手术史” 书面证明、半年前的 CT 检查报告,还有一份磁共振检查单。 文件袋的边角已经被磨得有些发白,三张纸的边缘更是被反复摩挲得发毛,可上面医生的黑色字迹依旧清晰。 尤其是磁共振报告上那句 “检查过程无金属干扰,可排除体内钢钉、钢板等金属植入物可能”,。 女士每次去殡仪馆前,都会拿出来逐字逐句看一遍,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试图用这些纸页撑起讨说法的底气。 这已经是她第五次为了婆婆骨灰里的钢钉跑殡仪馆了,前四次的结果,都没能让她安心。 回到家,王女士习惯性地走到客厅的柜子前,柜子正中央放着一个深色的骨灰盒,是殡仪馆统一提供的款式,朴实却沉重。 这个本该在半个多月前就埋进墓地、与几十年前去世的公公合葬的盒子,如今还孤零零地待在家里,只因为里面除了婆婆的骨灰,还多了四颗不该出现的东西。 四颗指甲盖大小的银色钢钉,被小心地放在一个小塑料袋里,贴在骨灰盒内侧。 王女士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盒盖,脑海里瞬间闪过火化那天的场景。 那是个多云的上午,她和丈夫、儿子一起在殡仪馆的等候区坐了两个半小时,每一分钟都过得格外慢,心里既难过又盼着能早点完成婆婆 “与公公合葬” 的心愿。 直到工作人员喊名字,她快步走上前,双手接过骨灰盒时,还特意说了声 “谢谢”。 可走到殡仪馆门口的树荫下,想最后看婆婆一眼,刚打开盒盖,那四颗泛着冷光的钢钉就撞进了视线,她的手猛地一抖,骨灰盒差点从手里滑落,眼泪也跟着没忍住涌了出来。 “监控有几段没录上,登记记录暂时找不到,你再等等。” 殡仪馆负责人那句敷衍的话,这些天一直在王女士耳边打转。 第一次来讨说法时,负责人连骨灰盒都没仔细看,就随口说 “可能是老人以前做过手术,钢钉是那时候留在身体里的”。 王女士当时就急了,立刻从包里掏出那个透明文件袋,把三张医疗材料摊在桌上,一字一句地说:“我照顾她两年,擦身、换衣服都是我来,身上有没有疤我最清楚,她也从没说过做过手术!医生也说了,有钢钉根本做不了磁共振!” 负责人被怼得没话说,沉默了一会儿又改口,说殡仪馆对遗体实行 “闭环管理”,从进馆登记到火化装盒,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绝对不会出错。 王女士紧接着就提出要看当天的监控录像和遗体登记记录,可负责人却支支吾吾,磨蹭了半天,才给出 “监控断片、记录找不到” 的答复。 等她第三次去,负责人的说法又变了,含糊地说 “火化炉都用六年了,可能是里面的旧零件没清理干净,混进骨灰里了”。 三次回应,次次不一样,却没有一次拿出过能让人信服的证据。 更让王女士夜里睡不着觉的,是上周从殡仪馆打扫卫生的张阿姨那儿听来的事。 那天她在殡仪馆门口等负责人,张阿姨看她可怜,悄悄跟她说:“你婆婆火化那天,还有另外两个人一起烧的,前后差不到一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真说不准会不会出岔子。”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王女士心里,她越想越慌:“现在连这盒骨灰是不是我婆婆的,我都不敢确定了。” 她找的这家殡仪馆,既拿不出完整的监控录像,又找不到当时的登记记录,所谓的 “闭环管理”,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今天出门前,王女士又站在柜子前,摸了摸那个深色的骨灰盒,轻声说:“妈,我再去帮你问问,一定让你早点跟爸团聚。” 她把透明文件袋放进包里,又打开手机看了眼条例截图,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出去。 她不知道这次去殡仪馆能不能有结果,但只要还没得到合理的解释,她就不会放弃 —— 不为别的,就为了完成婆婆最后的心愿,让她能安心入土。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