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放话:从现在开始,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已不复存在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放话:从现在开始,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已不复存在!她甚至强调——无论是2027年、2035年还是2049年之后的任何一天,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并呼吁美国增加军费,组建专门部队阻止中国行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这几年一直在台湾问题上打“安全牌”,不断强调所谓的“遏制中国”。希克斯这番言论,核心就是在给美国国内和盟友打气:美国军队准备好了,你们不用担心中国会动武。顺带一提,她还呼吁美国增加军费,组建专门部队去阻止中国可能的行动。这种操作,听起来很“硬气”,实质上是在变相给军工产业开路。   但是,我们得看清楚这背后的逻辑。希克斯说“武统选项不存在”,其实并不等于中国真的放弃了对台湾的主权诉求。   这里面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战略表态,一个是军事实力的对比。美国通过这种表态,把焦点放在“阻止可能的冲突”上,而不是解决冲突本身。换句话说,这是典型的心理战,目的更多是让台湾以及周边国家相信,美国才是“安全保证”,从而加深对美依赖。   再看军费和专门部队的问题。希克斯强调,美国需要更多投入,组建专门部队去应对中国行动。这背后其实有点现实主义味道——美国国防预算早已超大,想把钱用在“防中国”上,顺便让军工公司持续赚钱。这个操作,外面看起来是防卫、是安全,其实就是利益链条在转动。台湾问题成了美国军事布局的一部分,而希克斯的讲话就是在用官方口吻为这一切背书。   当然,她说的时间节点,2027、2035、2049,也耐人寻味。2027年,是台海地区一些军事部署预计完成的时间节点;2035年,是美国长期战略规划里的技术与兵力升级期;2049年,是中国百年目标年份。   把这些时间点挂上嘴边,表面是“保证不武统”,实质是美国在向内部和外部传递: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有办法挡住你。听起来很霸道,但仔细想想,这种话更多是一种姿态,而不是事实判断。   再把视角放回中国。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也从未放弃必要时采取措施的权利。希克斯这种表态,看起来是在给自己立威,实则是在给公众和盟友心理安慰。事实上,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发展速度,是外界不能忽视的现实。简单地说,美国说“武统选项不存在”,更多是政治语言,而不是军事现实的完全反映。   更直白地说,这件事有点像在吹气球。希克斯吹得再大,也得看实际情况。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一边说“阻止”就能解决的,美国的“高大上”表态,并不能改变中国大陆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长期战略。   另一方面,美国呼吁增加军费、组建专门部队,也意味着这场心理战、政治战和军备竞争将持续加码。普通公众看到这样的新闻,可能觉得“有靠山了”,但背后实际上是紧张局势的升级。   另外,值得吐槽的是,这种表态带有浓厚的“双标”味道。美国一边喊“武统选项不存在”,一边在全球各地不断干预他国事务、制造军事存在感。说白了,就是自己做强自己,顺便吓唬别人。把自己描绘成“救世主”,把对手描绘成“威胁”,这种套路,外行人听着很震撼,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老戏码。   不过,这件事情也有积极一面。希克斯的讲话让大家意识到,台海局势并不是“想象中的和平”,而是随时可能升级的热点。   对于中国来说,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提升防卫能力、稳住经济和社会基础,比听美国的表态更重要。对普通公众来说,不必被外界言论吓到,更应该理解事件背后的真实逻辑:这是大国博弈,而非简单的是非题。   希克斯这番话,从表面上看是“霸气十足”,从实际效果来看,是政治宣示和心理战的结合。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继续打“安全牌”,呼吁增加军费、组建专门部队,本质是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同时给盟友制造安全感。   但这并不等于中国真的放弃了任何行动可能,也不代表台海问题有了真正的解决。普通公众看到这种新闻,不要被表面词汇迷惑,要分辨出事实和政治语言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