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离了个大谱!”10月25日江苏淮安一独居老人捡的垃圾堆满了屋子,老人自己进家门

“离了个大谱!”10月25日江苏淮安一独居老人捡的垃圾堆满了屋子,老人自己进家门都得爬过“垃圾山”,有时他甚至连进都进不去,邻居称大爷不缺钱退休工资很高。[V5] 在江苏淮安有一位退休老教师的生活习惯让邻居们颇为不解,他每月有稳定的退休金,生活本应安逸,却把家里变成了废品收集站,从旧报纸到塑料瓶,房间渐渐被填满,行走都变得困难。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在银川一位同样经济宽裕的老人家中清理出的垃圾装满了二十多辆三轮,。上海也有类似情况,一位独居老人的房屋最终在社区帮助下完成了大清理。 这些老人捡拾废品往往不是出于经济压力,心理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通过不断收集物品来获得安全感,特别是对于独居老人,空荡的房间会加剧孤独感,而堆积如山的杂物反而能带来心理上的慰藉。 有些老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对物品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有老人退休后突然失去了生活重心,通过捡拾废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这种行为如果过度就可能形成医学上所说的"囤积障碍"。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的安全隐患,在宁夏就曾发生过独居老人家中因堆积杂物引发火灾,波及整栋居民楼的案例,废旧物品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可能包含易燃易爆物品。 要帮助这些老人,需要家人更多的耐心和理解,简单的指责或强制清理往往适得其反,子女应该经常回家看望或者每天打个电话让老人感受到关爱。 社区也可以发挥作用,组织老年兴趣班、邻里茶话会,让老人走出家门建立新的社交圈,当他们找到更有意义的活动自然就会减少捡拾废品的行为。 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老人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有时候适当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能帮助老人逐步改善囤积行为。 看到这个新闻,真是让人心情复杂,网友们都纷纷吐槽, “这真不是节俭,可能是病了,大爷的行为可能并非单纯的个人习惯,就像新闻里提到的,有些老人经济条件不错却仍疯狂囤积垃圾,这背后可能藏着心理需求或是健康隐患。” “物业和邻居也太难了,老人把垃圾堆在家里,不仅自家环境恶劣,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比如火灾,同时容易滋生蟑螂老鼠影响邻里卫生,有物业工作人员就吐槽,清理后老人很快又会捡回来,他们也很无奈。” “解决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家人的关怀,独居老人容易因为孤独、对衰老的焦虑等原因通过囤积物品来寻找安全感和掌控感。” 朋友们,看完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想法?如果您是这位老人的邻居,您会觉得哪种帮助方式最实际?或者您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爱囤积物品的长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或高见! 信源:青岛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