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所料,中方刚把1200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递过去,美国就立马翻脸,通告全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特朗普的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过河拆桥”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先说说,美国大豆这半年的惨状,简直是哭都找不到地方。2025年上半年美国大豆收成,冲到了历史第六高,本以为是个丰收年,结果转头就撞上中国“零进口”的冷墙。 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常年占他们出口量的60%以上,突然断了销路,美国中西部的仓库堆得跟山似的,有些农场主甚至只能把大豆堆在露天场地,淋着雨发霉。 就是在这节骨眼上,中国递出了1200万吨的订单。这可不是小数目,差不多能消化美国三分之一的库存,当时美国大豆协会立马发声明感谢。结果订单刚签完字,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跳出来宣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还放话说“不排除扩大关税范围”。 说起这301调查,老股民和外贸人都得骂两句。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什么正经的贸易救济工具,就是美国自己搞的“单边霸权许可证”,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 2018年那波贸易战,美国就是拿301调查当幌子,一口气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当时重点盯着机械、电子这些高端制造业,现在又故技重施,明摆着是奔着中国的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来的。 更恶心的是,美国这套“拿农产品换筹码”的把戏早就玩熟了。2020年也是这样,中国刚买了800万吨大豆,美国就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售芯片;2022年收了中国1500万吨玉米订单,转头就联合盟友搞芯片出口管制。 说白了,豆农的死活在美国政客眼里根本不重要,只要能拿订单稳住摇摆州的选票,回头该打压中国照样下狠手。那些农场主还傻乎乎地给政客投票,殊不知自己就是被利用的棋子,等哪天中国真不买了,第一个被抛弃的就是他们。 有人可能会问,咱知道美国这德性,为啥还要给订单?不是怕他,是咱们真有刚需。中国每年要进口近1亿吨大豆,80%都用来榨油和做饲料,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和肉案子。 之前暂停进口美国大豆,也是因为他们搞双标,一边卖大豆一边卡科技脖子,现在给订单,本是想展现点合作诚意,毕竟经贸往来讲究个互利共赢。结果人家倒好,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公平贸易”,一边干着最不讲理的事。这次301调查拿“知识产权保护”当借口,可谁都清楚,真正搞技术垄断、打压竞争对手的正是美国自己。 荷兰ASML想卖光刻机给中国,美国逼着人家断供;中国企业想收购美国芯片公司,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叫停。反观中国,不仅买美国的大豆,还一直保护美国企业在华知识产权,仅2024年就处理了近万起侵权案件,这对比简直不要太鲜明。 美国内部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大豆协会刚因为1200万吨订单庆祝完,科技行业就炸了锅,因为301调查扩大范围,不少美国科技公司的在华业务要受影响。 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赶紧给白宫写信,说“别拿我们的生意当赌注”,可政客们根本听不进去,眼里只有选票和遏制中国的执念。这种短视操作早有先例,2019年美国制裁华为,结果自己的芯片企业丢了几百亿美元订单,现在还在吃哑巴亏,可他们就是不长记性。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次翻脸连掩饰都懒得做,订单和调查的时间差不到72小时,生怕别人看不出这是早有预谋。以前还装装样子,搞点“先谈判后施压”的套路,现在干脆不演了,直接暴露了“既要又要”的本性——既要中国的大豆订单救市,又要靠打压中国保住霸权,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其实,中国早就做好了布局。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暴跌80%,咱们转头就跟巴西、阿根廷签了长期合同,现在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58%,美国反倒从第一降到了第二。 要是美国真把中国惹急了,大不了再增加南美订单,反正有的是国家愿意卖大豆。反倒是美国,要是丢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那些堆在仓库里的大豆只能烂掉,农场主的抗议游行估计能把白宫门口堵满。 这些年的事实早就证明,跟美国讲善意没用,得拿实力说话。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霸权思维在作祟,觉得自己还能像几十年前那样,靠耍手段拿捏别的国家。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有足够的市场底气和产业实力,既能买你的大豆,也能卡你的脖子,就看谁先扛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