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开盘了,今天大家的心情应该又很难平复,因为外围受到英伟达的利空影响,出现大跌,这就对科技方向再次产生冲击! 科技杀一杀还是不错的,跌幅还不够,主力可能会趁着这波利空打压一下!所以近期只要避开护指数的方向,亏损应该都不大! 为什么要重视中小盘?因为业绩真空期加上年底,游资的活跃程度远远大于机构,年底都会打造跨年妖,所以近期你会发现不论低价股,题材股,还是马字辈,又或是美好愿望的个股都受到追捧!资金一直在积极试错,所以情绪上来讲还是挺乐观的! 英伟达的利空确实来势汹汹。这家芯片巨头下调了下季度营收预期,直接导致其股价盘后大跌超10%,拖累了整个美股科技板块。 这种影响很快传导到了A股。咱们的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相关板块,开盘就面临不小的压力,很多个股直接低开。 但老股民都知道,"科技杀一杀"不全是坏事。今年以来,部分科技股涨幅过大,估值已经偏离了基本面,借利空回调一下,反而能挤掉泡沫。 历史数据显示,年底前的科技股调整很常见。过去5年里,有4年的11月科技板块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这主要是机构为了锁定全年收益。 现在确实是游资活跃的时间窗口。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游资的交易占比会从平时的20%左右提升到35%以上,他们更偏爱中小盘股。 这些游资为什么敢在年底活跃?因为10月财报季结束后,到明年3月前都是业绩真空期,公司基本面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化,适合炒作题材。 所谓的"跨年妖股"其实有规律可循。过去3年的跨年妖股,启动时市值都在50亿以下,股价低于10元,而且都有一个热门题材概念。 今年的"马字辈"股票就是典型例子。从龙马环卫到神马电力,这些名字带"马"的股票近期涨幅惊人,背后正是游资在炒作"马上有钱"的美好寓意。 除了马字辈,还有一些题材也在被资金试错。比如近期的短剧概念、人形机器人、卫星导航等,这些板块的换手率都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资金试错的活跃度可以从数据看出来。上周,涨停板数量平均每天有50多家,其中80%以上都是市值100亿以下的中小盘股,这说明市场情绪确实不错。 但也要提醒大家,游资炒作来得快去得也快。2023年的跨年妖股西安饮食,在12月涨幅超200%,但次年1月就跌回了原点,追高风险很大。 为什么说避开护指数方向亏损不大?因为现在机构都在抱团大蓝筹股护盘,比如银行、保险、白酒等,但这些板块涨得慢,游资不感兴趣。 科技股的调整幅度真的还不够吗?目前半导体板块的市盈率还有60多倍,而历史平均水平是45倍左右,确实还有一定的回调空间。 不过也别太悲观,科技股长期逻辑没变。咱们国家的半导体自给率还不到20%,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调整之后反而可能是好的买入机会。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操作?其实很简单:别追题材股,多关注那些有真实业绩支撑的科技公司,等它们回调到合理估值再考虑。 年底的市场确实很考验心态。一方面有游资炒作的热闹,另一方面有科技股回调的冷清,关键是要守住自己的投资纪律,别被情绪左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年的最后两个月,真正能赚钱的都是那些不跟风、有耐心的投资者。与其追涨杀跌,不如静下心来研究公司基本面。 对于那些想参与中小盘股的投资者,有个小建议:设置好止盈止损位,比如赚20%就卖,亏10%就止损,这样能控制好风险。 说到底,股市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看谁跑得最快,而是看谁能跑得最远。年底的这些炒作终究是短期现象,长期投资还是要回归价值。英伟达 英伟达公司 英伟达技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