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岛,制空权、制海权是关

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岛,制空权、制海权是关键,台湾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果打地面战,战场在台湾,损失会非常大! 刘湘滨在访谈里直说,以大陆的实力,连美国都没把握赢,何况台湾,结果这让很多人意识到,空战不是比飞机数量,而是比整体。 海权情况也差不多,台湾海军主力舰艇不少是老型号,雷达系统跟不上时代,无人机都能轻松绕过去。 先说说制空权,刘湘滨直言台湾的飞机只要离开地面30公尺就会被打下来,这话听着夸张,实则精准戳中了台空军的命门。 台军现在号称有370架主力战机,看着数量不少,但细究起来全是“老弱病残”,主力的F-16系列里,真正的新型号F-16V只有66架,还得等到2026年底才交付完,就算交了货,形成战力至少要五年时间,现在根本派不上用场。 剩下的要么是升级过的老式F-16,要么是台产的IDF战机,这些飞机的技术层级还停留在三代机水平,跟大陆的歼-20比起来,差了整整一代。 更要命的是大陆东南沿海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400公里的射程把整个台湾岛都罩在里面,台军飞机刚抬头就等于暴露在瞄准镜下,所谓的“升空拦截”不过是自欺欺人。 赵少康还幻想买美国的新预警机救场,刘湘滨直接泼了冷水,说预警机上来就被打掉,美国自己都清楚卖了也是白搭,无非是想赚笔军火钱。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现代空战拼的根本不是飞机数量,而是整套体系,2025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军演里,解放军的歼-20和无侦-10协同穿透台岛南部防空识别区,台军的F-16V升空拦截足足延迟了11分钟,创下历史最差纪录。 大陆这边光歼-20到2025年全军数量就超200架,还搭配着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形成体系作战,台军那些宝贝战机更像是摆在机场的模型,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CSIS的推演更直接,说冲突爆发后台军F-16V的实际起飞率不足15%,根本突破不了歼-20的拦截网。 再看制海权,刘湘滨说台军舰艇老旧、雷达跟不上时代,这话一点没冤枉,台军主力舰艇比如“基隆”级驱逐舰、“成功”级护卫舰,平均舰龄都超过30年,雷达还是老式的SPS-49,别说探测高超音速武器,连大陆的无人机都能轻松绕过去。 去年有次大陆的TB-001无人机绕台飞行,台军军舰折腾半天都没锁定目标,最后只能看着无人机扬长而去,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反观解放军这边,光是东海舰队就有8-10艘052D驱逐舰和10艘左右的054A护卫舰,更别提南海舰队的4艘055型万吨大驱了,这些军舰吨位普遍在7000吨以上,装备的346B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128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能打防空、反舰、巡航多种导弹。 山东舰、福建舰组成的航母编队经常绕岛巡航,福建舰还是8万吨级的电磁弹射航母,载机量比台军整个海军航空兵都多。 东风系列导弹更是精准打击的利器,东风-26射程4000公里,精度能控制在10米以内,专门盯着西太的舰艇打,被称为“航母杀手”,之前的试验里直接命中舰艇关键部位,这种精度台军根本没法防。 刘湘滨说“美国都没把握赢”,这话在美国智库那里都得到了印证,兰德公司2025年10月的报告里做了21次兵棋推演,美军太平洋第七舰队有18次被直接“清零”,就算剩下的几次惨胜,也要付出一半以上航母战机报销、砸3万亿美元军费的代价。 台当局这几年砸了300多亿美元买美国武器,实际交付的还不到30%,F-16V的交付日期从2025年推迟到2027年,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就是拿台湾当“提款机”,根本不会真的卖命。 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战从一开始就输了大半,刘湘滨说“局部能打下去也没意义”,确实是大实话。 现代战争里,没有空中掩护的地面部队就是活靶子,大陆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能在1800公里外精准打击台军的机场、港口,冲突48小时内核心设施损毁率就能达80%以上。 台湾98%的能源和60%的粮食靠进口,一旦被海军封控,油库储备撑不过3周,电厂10日内就会大面积停摆,到时候别说打仗,民生都维持不下去。 台军20万现役兵力里,真正有实战能力的一线部队不足5万,装备还都是老古董,真打起来只会加剧损失。 刘湘滨作为前军方高层,说的这些话其实是捅破了台当局营造的“安全幻觉”,空战拼的是体系,不是凑数的铁疙瘩;海权比的是装备和技术,不是服役年限。 台军以为买几架飞机、几艘旧舰就能自保,根本没搞懂现代战争的玩法,大陆的军力发展早就形成了全方位的压制,从太空的卫星到海面的航母,再到陆地的导弹,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这种差距不是靠喊口号、买武器就能弥补的,刘湘滨说白了就是把这份现实摆到了台面上,让那些还活在幻想里的人看清,战场在台湾本土,一旦打起来,最终承受损失的还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