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喜讯!泉州南音,首获国家级最高荣誉!

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闭幕活动在重庆隆重举行。活动颁发了第十八届文华奖,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选送、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创排演出的《南音魂》成功斩获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泉州南音首次摘得该项国家级最高荣誉,既彰显了“中国音乐活化石”在当代传承创新的深厚实力,也进一步巩固了福建作为非遗大省在全国舞台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南音魂》精彩演出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文华节目奖”是本届新设奖项,本届进入文华奖终评的45个节目(含杂技、曲艺、舞蹈、小戏曲等)中,《南音魂》作为福建省唯一入围文华节目奖终评的作品,从全国顶尖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奖。

南音

大胆创新焕发光彩

《南音魂》以南音传承为核心题材,在保留南音传统曲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三段式结构层层递进,将南音传承的故事娓娓道来,体现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天涯倦客自销魂,海角清音频入梦”独特意境。去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中,《南音魂》斩获牡丹奖节目奖榜首,为此次荣获文华节目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主任庄丽芬说,该作品表演形式上融入南音特色打击乐,配合多声部演唱,丰富了听觉层次;增设民乐器配器,优化舞台呈现并创新灯光舞美,以现代审美诠释古老艺术,既展现了南音古朴委婉的本色,又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尽显南音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此次荣获文华奖是泉州南音的一个突破,是我国文艺界对泉州南音守正创新的认可。感谢一代代南音弦友,正是他们千百年的坚守留下了如此宝贵的音乐财富,因为南音的音乐魅力征服了专家评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南音、喜爱南音。

“《南音魂》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南音演出,更是一次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它让千年南音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愈发坚韧。”著名曲艺理论家常祥霖观看演出后盛赞这部作品是一场从内容到形式、从演员到舞台、从台本到音乐皆达上乘的作品。它实现了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的统一,将“东方音乐之根”“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泉州南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醉在仙气缥缈的艺术氛围中,既收获了视觉美感,更生出民族自豪感与自觉担当的使命感。

泉州

注重精品屡获大奖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院团发展,出台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市直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的通知》,激励院团开展精品创作。泉州市文旅局组织文艺院团创新创作、精益求精,成功创排出南音《南音魂》、高甲戏《围头新娘》、大型新编传奇木偶剧《一鹤“飞”》等优秀作品,在全国最高荣誉奖项或展演中脱颖而出,展示泉州作为“戏窝子”独特的魅力。

此前,《南音魂》亮相本届艺术节,该作品文本立意高远、站位精准、遣词造句优雅,形式上恪守深入浅出、简洁含蓄的原则,既为演唱服务、遵循曲种规范,又为南音特色与演员吟咏拍板留足空间,精彩演出赢得专家学者的好评。该节目创排以来,在福建省文旅厅党组、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全力扶持下,省市两级先后邀请福建省文旅厅艺委会专家组与非遗专家参与指导,通过多轮专家集中研讨、打磨曲调,反复优化旋律与唱词,结合创排实践,实现舞台效果提升。

泉州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一步,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非遗传承与文艺创作的文化使命,坚守“守正创新”核心发展理念,一方面持续夯实乐团基础,依托庄丽芬等名家资源,加大青年才俊的培养力度,优化乐师阵容,为南音艺术储备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将以《南音魂》获奖为契机,总结创作经验,围绕南音传承题材深耕细作,在保留传统曲牌与唐宋音乐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表演形式、民乐器配器、灯光舞美的创新方向,让“中国音乐活化石”既守得住古朴典雅的本色,又能契合现代审美需求。同时,积极联动省文旅厅艺委会专家组、非遗专家等专业力量,通过多轮研讨、曲调打磨,不断提升作品艺术水准,力争创排出更多彰显南音魅力、体现八闽文化气韵的精品力作,助力“闽派”文艺蓬勃发展。

热点推荐●

●●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智勇

通讯员:刘静怡文/图

二审:肖国敬

三审:黄凌燕

点亮

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