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后,这些国家终于认清了自己地位。 俄罗斯,上不了桌了。没有所谓的三足鼎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现在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根本配不上其大国地位。它已经被美西方制裁废了,只能靠着丰富的资源苟延残喘,如果没有蘑菇遗产,可能早就成了餐桌上的肉了。 中美在釜山会晤刚把关系大方向定下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就火急火燎访华,这举动本身就透着一股底气不足的味道,毕竟要是真能稳坐“第三极”,犯不着这么着急忙慌地找合作兜底。 别看IMF按购买力平价把俄罗斯排到全球第四,占全球GDP的3.55%,但跟中美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中国占比18.8%,美国15%,这体量差距跟蚂蚁和大象似的,所谓三足鼎立纯属自欺欺人。 制裁的刀子早把俄罗斯经济扎得千疮百孔,俄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最实在,2025年9月整体工业增速只剩0.3%,去年同期还是5.6%,等于增速直接砍到了十九分之一。曾经用来撑场面的军工产业也掉了链子,9月坦克这类装备的产量增速从8月的61.2% 暴跌到6%,金属制品更是出现开战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6%。俄罗斯科学院的报告更直白,制造业24 个行业里 18 个在衰退,这些行业占了总产量的80%,说白了工业体系早就靠不住了。 能源这根救命稻草现在也快抓不住了,以前对欧天然气出口高峰时每年1500亿立方米,2024年只剩544.5亿立方米,就算重新成了欧洲第二大供应国,份额也才18.3%,跟当年70%的占比没法比。东边的市场也不省心,2025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总额 1636.21 亿美元,同比降了9.4%,中国对俄出口、从俄进口都在跌,印度还打算逐步减少买俄罗斯石油,等于能源销路两边都在缩。 更要命的是财政快扛不住了,2025年预算原材料收入要降21%,赤字却飙到预期的五倍,只能靠卖国库黄金补窟窿,连军工生产都因为没钱削减订单,这哪是大国经济该有的样子。 国际上的存在感更是肉眼可见地往下掉,连体育这种本该纯粹的领域都被排挤。2024年巴黎奥运会,法国直接拒了近4340份俄罗斯记者的采访申请,说什么担心间谍,说白了就是歧视,后来还吊销了4名塔斯社记者的资格,俄驻法使馆骂他们搞歧视都没用。运动员更惨,只能以中立身份参赛,没有国旗国歌,想参赛还得先过“审查”,甚至教练医生都不让随行,这哪是大国待遇,跟受气包差不多。 以前还能靠联合国投票刷存在感,现在除了偶尔投反对票,根本左右不了国际议程,中美谈气候、谈经贸的时候,压根没它什么事。 也就剩下蘑菇遗产撑场面了,这可是它最后的遮羞布。2024 年俄军有 1710 枚现役战略核弹头,陆基 870 枚,海基 640 枚,还有“萨尔玛特”导弹这种能打1.6万公里的大杀器,以及12艘战略核潜艇撑着海基核力量。普京自己都说要把核力量维持在必要水平,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的不行,核弹还有”。要是没这些东西,以它现在的经济实力,美西方根本不会正眼瞧它,说不定早就像对待其他小国一样随意拿捏了。 所以说,中美会晤一搞,俄罗斯更清楚自己的位置了。经济上追不上,影响力在萎缩,所谓的三足鼎立就是自欺欺人,全靠核武器吊着一口气。哪天这蘑菇遗产要是没了威慑力,又没有经济基础兜底,那才是真的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