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纵向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推动实体化运行;
整合资源,横向构建多部门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回应群众诉求;
创新机制,深度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全链条化解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数字赋能,全面升级智慧治理精准防控新格局,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便民服务平台,如今已成为鹰潭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生动实践。”鹰潭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均实现了提档升级,2024年累计受理民生民安事件12.81万件,办结12.71万件,办结率为99.22%。
以实战为导向创建四级平台
“按照有场所、有系统、有设备、有人员要求,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鹰潭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市、县两级综治中心突出‘实战导向、实体运行、实时赋能’,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理念,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高标准打造集指挥调度、矛盾调处、心理健康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平台。”
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汇集信访、基层网格、“三官一师”、人民调解员等多元力量,推进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村(社区)级综治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集约化办公,成为直接联系群众、具体落实社会治理任务的操作性工作平台,同时成为为民服务、摸排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的前哨阵地。
近年来,鹰潭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中心助推、部门协同、群众共治”为机制,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体系建设。
据了解,目前鹰潭市6个区(市)、45个乡镇(街道)、48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已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
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提档升级
“拖欠半年的工资总算拿到了,谢谢!”3月21日,8名物业工作人员来到鹰潭市月湖区综治中心,连声道谢。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在月湖区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于去年3月完成升级改造,1300平方米内即集纳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的力量。”
除了职能部门,中心还聚合了专业力量。
在贵溪市综治中心,“周淑琴工作室”、“杨征工作室”等法律咨询专家品牌工作室成为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生力军;月湖区综治中心则整合了法律咨询专家、律师和心理咨询师等资源,实现了“法律咨询专家主导,律师适时参与,心理咨询师及时干预”的良性循环解纷模式。
目前,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单位的相关功能,陆续进入鹰潭市各级综治中心,同时联动12345服务热线,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矛盾共调。
“有矛盾纠纷,来综治中心。”鹰潭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群众而言,以往‘多头跑’‘往返跑’的难题得以解决,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
2024年,该市共摸排矛盾纠纷10926件,化解10866件,化解率99.4%。
以创新为驱动夯实平安基石
“快递不见了!”近日,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综治中心接到求助。通过调取公共视频监控,并发动“余江大嫂”志愿者查找,1.5小时后找回失物。
“综治中心创新的工作模式、完善的服务机制,才是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的关键。”鹰潭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建立了矛盾纠纷“村(社区)日排查、乡镇(街道)周会商、县(市、区)月报告”制度,针对重大敏感节点创新推行了“4+N”会商机制,实现矛盾日清日结。
该市科学划分2414个网格,推动形成党建、民政等网格“多格合一”“一网统管”格局。同时,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专项行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针对治安防控重点领域,依托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平台,统筹城区21个街面警务站与群防群治力量,联防联控体系得到健全,“1、3、5”快速反应机制得到提升。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该市以综治中心为主导,创新“1+3+N”帮教模式,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引入N个专业力量,创建了“明灯工作室”机制,并正在全市推广。
“全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鹰潭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综治中心将信息化融入服务全流程,通过数据研判风险、精准派单处置,累计帮助群众7.67万余人次,街面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