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付费包保研”?小心骗局

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就业背景下,有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大学生升学与求职心切的心理,精心编织“一站式”保研就业服务骗局,令不少怀揣求学梦的大学生深陷“捷径”陷阱并付出巨大代价。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涉保研诈骗案件,为大学生严防升学就业骗局敲响警钟。

基本案情

小龙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家人介绍认识年纪相仿的黄某。黄某谎称其本人通过关系保研到了广州某高校,有渠道可以帮助小龙保研成功,小龙信以为真。在接下来的半年期间,黄某注册多个聊天账号冒充教育机构工作人员频繁联系小龙。随着信任的建立,黄某先后以期刊发表、保研推免、获取奖学金、就业推荐、面试培训等理由,陆续让小龙转账到其指定的账户。短短五个月时间,小龙累计转账高达41万余元,这些钱均被黄某用于个人挥霍。直到小龙发现保研事宜毫无进展,才幡然醒悟并报警。

裁判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黄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责令黄某退赔被害人小龙剩余全部经济损失(部分经济损失前期已退赔)。

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王洁

本案中,黄某利用保研推免这一“诱饵”实施诈骗,还将骗局延伸到论文发表、奖学金、就业等大学生密切关注的多个领域,实施连环套路诈骗行为。该行为不仅给被害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对其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应当依法对黄某从严惩处。法院在量刑时综合考虑到诈骗金额巨大、诈骗手段多样、涉及民生重点领域等因素,同时兼顾部分退赔情节,最终作出罪责刑相适应的判决。

法官提醒,保研必须通过学校官方流程,对任何承诺“包过”“保录”等服务都需保持高度警惕。广大学子在求学路上应脚踏实地,论文写作、发表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奖学金申请应遵循官方程序,就业推荐和培训应选择有资质的机构。遇到涉及金钱交易的“机会”,务必多方核实,避免因一时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的行为,要及时保存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共同营造公平升学就业环境。

来源丨广州市法院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