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上将再次严厉发问:“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中国?” 哈佛大学教授查普曼,直言

美上将再次严厉发问:“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击败中国?” 哈佛大学教授查普曼,直言不讳地说:“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民族特征,这一特质使他们坚韧不拔,一直屹立不倒!” 查普曼点出的民族特质,藏在中国神话的肌理里,更活在几千年的现实抗争中。 这种刻进骨子里的韧劲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次次在绝境中破局的实际行动,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和数据,远比神话更有说服力。 抗战时期的钢铁差距足以说明当时的困境,日本年产 580 万吨钢,能造数千架飞机和上万辆坦克,而中国粗钢年产量仅 4 万吨,还不到日本的 1%。 日军参谋本部狂妄叫嚣 “三个月灭亡中国”,可他们没算到中华民族的抗争本能。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刻发出团结抗战的通电,洛川会议上明确 “全民族抗战” 的方略,朱德那句 “每一寸土地都将成为敌人的坟墓” 不是虚言。 刚改编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前线,平型关伏击战里,战士们子弹打光就上刺刀,硬是歼灭千余日军,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 百团大战更有意思,原本计划投入 22 个团,结果各根据地游击队、民兵甚至群众主动参战,第二天就扩充到 105 个团,最终毙伤日军 2 万多人,把日军的 “囚笼政策” 撕得粉碎。 即便面对 “三光” 政策的屠杀,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照样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左权副参谋长三次拒绝先行撤离,37 岁牺牲在突围战场,用生命诠释了 “不认输” 的底色。 美国驻华武官戴维斯在报告里都承认,这种用简陋装备牵制日军主力的战绩,堪称二战最卓越的敌后作战范例。 这种抗争精神到了科技领域,变成了跟技术封锁死磕的韧劲。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曾被美、俄等国垄断,北斗团队从零起步,走了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从北斗一号数年才造一颗星,到北斗二号 3 年研制 15 颗星,再到北斗三号 3 年并行研制 20 颗星,效率的跃升背后是 300 多家参研单位、10 余万名科研人员的接力。 2017 年到 2019 年两年多时间里,他们连续实施 18 次组网发射,把 30 颗卫星送入轨道,以每月 1.2 颗的密度刷新世界纪录。 更特别的是北斗的混合星座布局,中圆轨道的 “萌星” 全球飞奔,地球静止轨道的 “吉星” 聚焦祖国,倾斜轨道的 “爱星” 守护亚太,这种中国首创的模式,用最少的卫星实现了多业务融合,硬生生在 GPS、伽利略的包围中挤出了自己的天地。 芯片领域的突破更见功夫,中芯国际 2015 年才量产 28nm 芯片,面对光刻机封锁,硬是在四年里实现了 14nm 制程的量产,比台联电同款技术突破快了整整一年,良率还高达 95%。 现在这一制程芯片已经有超过 10 个流片客户,连要求最严的车用芯片都通过了测试,要知道全球 65% 的芯片都用 14nm 制程,这步突破直接站稳了市场关键节点。 在与贫困的较量中,这种特质变成了 “一个都不能少” 的执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7.7 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世界银行标准,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 70% 以上,这相当于帮全球完成了一大半的减贫任务。 2012 年之后的脱贫攻坚战更是硬仗,当时有 1.22 亿贫困人口,832 个贫困县,12.8 万个贫困村。 但中国人没想着 “等靠要”,而是搞开发式扶贫,从基础设施入手,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从 0 提升到 90%。 这种劲头像极了愚公移山,不搬家、不放弃,一点点凿开贫困的壁垒,到 2020 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工程。 这些故事背后藏着同一个逻辑:遇到山就挖山,遇到水就治水,遇到封锁就突破,遇到贫困就攻坚。 就像查普曼说的,中国人听着抗争的神话长大,这种特质早成了集体本能。 北斗人不会因为被技术封锁就放弃组网,脱贫干部不会因为贫困根深蒂固就撒手不管,抗战军民更不会因为装备落后就投降。 西方总想着用实力压制,却忘了这种从神话时代就延续的韧劲,从来不是靠外力能打垮的。 它藏在 10 余万名航天人的熬夜图纸里,藏在扶贫干部踏破的山路里,藏在八路军战士拼刺刀的勇气里,更藏在每个普通人 “不服输” 的日常里。 这种特质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武器、任何技术都更持久,这正是中国不可战胜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