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不是双一流吗?为什么我刷某站和某吧看见一堆人刷南邮是双非呀?是在玩梗还是因为什么? 南邮其实是正牌双一流高校,2017年就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也顺利通过第二轮评选。网上还总有人叫它“双非”,并非单纯玩梗,核心是历史标签、认知惯性等多重原因导致的,具体可以从这几点来看: 1. 历史身份烙印太深:在双一流政策出台前,高校圈的核心标签是985、211。南邮因当年邮电部名额有限、江苏211竞争激烈等原因,没能入选211,长期被归为“双非”。而它在通信、电子领域实力突出,就业率甚至超过不少211,还被称作“双非天花板”,这个响亮的称号让“双非”标签被广泛传播,记忆点远超后来的双一流身份。 2. 大众认知存在滞后性:985、211的说法存在了二十多年,早已深入人心,而双一流政策2017年才落地。很多人尤其是职场上的HR、往届毕业生,习惯了用旧标签评判高校,对南邮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双非”阶段,没及时更新对它双一流身份的认知。 3. 玩梗调侃与争议吐槽的助推:一方面,南邮虽为双一流,但综合实力和综合类双一流高校有差距,且保研率等指标不如多数211,部分网友会拿“双非”标签调侃它的短板;另一方面,南邮分数线常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很多211,这让一些考生或网友产生心理落差,用“双非”来吐槽其“性价比争议”。此外,它“双非天花板”的过往设定自带话题性,网友玩梗时反复提及“双非”,也进一步放大了这个标签的传播度。 4. 单一学科优势的认知局限:南邮的强势学科集中在电子、通信等领域,学科布局相对聚焦,不像综合类双一流高校那样学科齐全。对于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来说,很难直观感受到它的学科实力,看到它没有综合类双一流的全面性,再结合过往标签,就容易随口归为“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