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下一个“破产三小龙”会是谁?车圈大洗牌,谁将为资本博弈买单? 车圈最近真的是血

下一个“破产三小龙”会是谁?车圈大洗牌,谁将为资本博弈买单? 车圈最近真的是血雨腥风,连一向稳如老狗的比亚迪都开始焦虑了。5月份卖了38.25万辆,听起来挺唬人,但距离550万的年度目标还差得远呢。更有意思的是,长城魏建军直接放话: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还没爆而已。这话一出,整个圈子都炸了锅。 说起破产三小龙——威马、哪吒、极越,这仨的故事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想当年,它们也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之骄子。威马手握自建工厂这张王牌,15万级智能SUV开创者的名号响当当;哪吒靠着性价比杀出重围,2022年还拿过新势力销冠,360周鸿祎亲自站台;极越更是最强富二代,百度、吉利、宁德时代三大巨头联手打造,刚出生就有3亿美元零花钱。 但现实比想象残酷多了。造车这事儿,真的是个无底洞。工厂投建、技术研发、渠道建店,哪一样不烧钱?威马12轮融资烧了350亿,结果2019到2021年就亏了174亿;哪吒2023年卖一辆亏一辆,毛利率负5%,这不是做慈善是什么?更要命的是,低端车利润薄如纸,想冲高端又没有足够的品牌力和技术壁垒,陷入了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境地。 最让人唏嘘的是这些创业者的坚持。哪吒CEO张勇为了解决产能问题,直接睡在工厂里盯进度;威马沈晖为了救急,把自己两套房子都抵押了;极越夏一平破产前一夜还在加班。但商场如战场,情怀抵不过现金流,当资金链断裂时,各种矛盾全面爆发。周鸿祎和张勇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撕逼,百度发现极越有70多亿的财务窟窿后直接撤资跑路。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先烈的牺牲也不是白费的。小鹏差点也步了后尘,但王凤英的改革让它起死回生:和二线厂商合作降低电池成本15%,销售费用率压到8%,M03等爆款车型重新站稳脚跟。小米更聪明,直接摸着前人的经验过河,避开了自建工厂的重资产陷阱,通过投资布局整合产业链,有效控制了成本。 说白了,威马的工厂管理经验成了后来者的避坑指南,哪吒用血亏换来的下沉市场数据,帮五菱、比亚迪验证了10万元级车型的可行性。这些铺路石用自己的失败,为整个行业交了昂贵的学费。 现在的新能源战场更加残酷,比亚迪7.98万的秦PLUS横扫市场,特斯拉毛利率连年下跌还在坚持降价,小米带着生态链优势强势入局。在这种环境下,破产三小龙的教训格外深刻——光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才是生存的根本。 不过我倒是希望这些车企能体面退场,至少把售后服务做好,别让用户为资本博弈买单。毕竟,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负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轮洗牌中,你觉得下一个破产三小龙会是谁?是那些还在烧钱扩张的新势力,还是转型不力的传统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