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跟你说,就两片骨头,几行字,直接把咱们几代人历史书里的常识给干翻了。 真的,就

我跟你说,就两片骨头,几行字,直接把咱们几代人历史书里的常识给干翻了。 真的,就这么夸张。 几千年来,我们都在找,夏朝,咱们第一个朝代,老祖宗到底在哪儿扎根? 都以为在中原,在西边。结果,啪,脸被打肿。 这两片商朝的甲骨,上面清清楚楚刻着一个字:“杞”。 杞国,就是大禹的直系后代被封的地儿。找到“杞”,就等于找到了夏朝的“龙兴之地”。 绝了,这俩骨片直接把“杞”的位置,钉死在了山东。 东边!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炸裂的在后面。 商朝人管这帮夏朝后裔叫什么?叫“夷”! 东夷的“夷”!在当时,那可不是什么好词儿,有点“东边那帮土著”的意思。 明白这啥概念了吗? 过去一百年,最主流的说法是“夷夏东西说”,就是夏文明在西,东夷文明在东,俩族群,俩阵营。 结果呢? 人家夏朝的嫡系后代,就是所谓的“东夷”。 自己人打自己人?不,压根就是一家人! 哪有什么纯粹的西来文明,东来文明。 咱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搅和出来的。 “华夏”这两个字,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要广阔、也要牛逼得多。 就为这个,今天这班儿没白上。

评论列表

墨染熙
墨染熙 38
2025-11-10 13:47
杞国不是周朝分封的承夏香火的小封国么?而且也是后期才迀到东夷。

龙歌 回复 11-11 15:56
被陨石击中两次(也可能是旁边国被击中两次)的杞人忧天

菜叶 回复 龙歌 11-13 09:23
还有第二发? 合起来就变狼来了

菜叶
菜叶 29
2025-11-08 18:25
禹和帝俊是一个系统的么

菜叶 回复 11-11 22:08
《中国天文考古学》 - 冯时 2. 《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 冯时 3. 《中国神话哲学》 - 叶舒宪 4.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 - 刘宗迪 5. 《中国神话传说》 - 袁珂 西方经典著作 1. 《哈姆雷特的石磨》 - 乔吉奥·德·桑蒂拉纳 & 赫塔·冯·戴程德 2. 《上帝的指纹》 - 葛瑞姆·汉卡克 3. 《天狼星之谜》 - 罗伯特·坦普尔 4. 《通往天国之梯》 - 葛瑞姆·汉卡克 5. 《天空中的巨蟒》 - 约翰·米歇尔

劳以致德 回复 11-12 00:25
我特么刚刚开始研究到意识升级到合道后期是有“茧化”过程的[裂开]羽化飞升就是描述的这个

村长
村长 23
2025-11-10 10:53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就在山河四省转悠了一圈
浮桴于海
浮桴于海 11
2025-11-11 07:37
姜子牙还封在山东了呢。你能说姜子牙起源于山东?人家出生是羌人。夏朝可能并不是传统意思的原始国家,甚至不是农耕部落联盟。他可能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大部落,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你臣服,纳供,我就帮你治水,你不臣服,不供养我,我就灭了你。😎

浮桴于海 回复 11-26 14:31
你太爱自说自话了。连西方伪史论都被你整出来了。有人和你讨论这个吗?还什么O系N系,你怎么这么喜欢给自己加戏呢?史料之间本来就充满矛盾,而且神话与事实不分,没有定论的东西,大家都能假设。这和你的西方伪史论有什么关系?你太爱自说自话了。连西方伪史论都被你整出来了。有人和你讨论这个吗?还什么O系N系,你怎么这么喜欢给自己加戏呢?史料之间本来就充满矛盾,而且神话与事实不分,没有定论的东西,大家都能假设。这和你的西方伪史论有什么关系?而且去读点书,“姜羌同源”的观点也不是我提出来的。[得瑟]

浮桴于海 回复 11-26 14:42
夏商周断代工程都停了。你上哪里去求真?合着你一个人能搞成举国之力都搞不成的事情吗?[得瑟]

用户14xxx75
用户14xxx75 9
2025-11-11 07:10
迟早挖出公孙轩辕[静静吃瓜]
有事没事闲扯淡
有事没事闲扯淡 7
2025-11-11 22:27
禹出于羌,大概在甘肃,因为秦朝都没有统治,所以史学家不愿意承认

凡客 回复 11-25 10:36
禹出于羌(西羌),西指夏,商代甲骨祭文称二里头人为西邑人,自称大邑或大邑商(上→商,大→太)。

商周史话
商周史话 7
2025-11-16 19:30
一点儿不懂历史在这里瞎扯,古代部族迁徙很频繁,连商朝的都城都迁过河南、山东等很多地方。拿后代的杞国当夏禹时的居地,只能说啥都不懂。
寒冰
寒冰 6
2025-11-11 08:28
所以二里头是夏还是商?

凡客 回复 11-25 10:50
二里头是夏,旁边的堰师商城是商,(下→夏)与(上→商)两族有合作(大禹与伯益、舜与尧、太康与大羿),也有矛盾(反叛与战争)。八卦里一为天乾卦,二为地卦,--和二是相通的,里和俚→黎是同音同义的,夏亡后,夏人自称为夏后氏、泥民、尼人、黎民。商亡后,商人自称为商人、上人、百姓(牲)。

磐石Q
磐石Q 6
2025-11-11 12:30
没啥可颠覆的,总之上下五千年,奔着一万年历史就对了…[敲打][滑稽笑]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5
2025-11-22 13:17
答案在《“陶寺—石峁—新砦”三都邑轴心与华夏早期国家起源》(圆满版)》
宋辉
宋辉 5
2025-11-20 07:40
三是五帝甚至早夏都在山东,《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也,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大壑在哪里,可以看海平面上升二十米的中国地图。看了之后,很多未解之迷会豁然开朗。为什么一个位于山东中部的日照会有一个“太阳最先照耀之地的名字”,看了地图就明白了。考古证据也表明,①日照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刻有鲜明的少昊“日月山”(我更认同是日云山或日火山)族徽标志②日照尧王城遗址是目前发现的4500—48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就是至今仍难以复制的蛋壳黑陶。从晓的造字逻辑上看,破晓之处在尧之地,正如曦是日初出于義和之地(也在日照)一个道理。被认为尧都的山西陶寺遗址前后期葬俗完全不同,且表现为武力取代的形式,而后期葬俗恰恰是去出现了与日照尧王城遗址相同的猪下颌骨葬俗。③舜耕历山自不必说,有虞氏也在山东
深云
深云 4
2025-11-09 07:43
自己解错了,怪历史错了?!
用户63xxx41
用户63xxx41 4
2025-11-12 19:34
黄帝管炎帝叫蛮夷,夏认为商是乱臣贼子,商管周是西边放牧的,周管秦是西边放马的,汉叫板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左行不辍
左行不辍 4
2025-11-12 17:10
杞国被认为是东夷,是因为它混东夷圈,就跟中山国差不多,中山国是北狄,但是人家混中原文化圈。
凉冰
凉冰 3
2025-11-12 13:48
就2块骨头上有个字,就能说明这么多东西?字多了去了,说不定是巧合,就有这个字呢?比如人类灭绝了,后来再有的新人类,挖掘出本书。就凭这本书上面写的就能推出现在的现状?
彭城用户25xxxx2451
彭城用户25xxxx2451 3
2025-11-11 19:35
要找华夏源头,少说也得把女娲、伏羲、神农这群老祖宗挖出来吧?[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菜叶 回复 11-11 22:25
女娲的密码 理天圆规级(二元极星) 天柱 (银河) 地倾西北海淹东南(灭世级大洪水不是大禹那个) 补天(极星)

菜叶 回复 菜叶 11-13 11:51
女娲不是补天 而是修改天历 女娲之前银河为天极-21000→-15000 故银河为天柱 指向定季 岁差漂移 星图西移 故“天柱折四极裂地倾西北”(东西南北四极) 女娲用织女和牛郞为圆规一定一动的天空指针(圆规) 换用新天象为四极 重整天理 注12000年前的灭世洪水 海升100米吞没400里陆地(海淹东十南)而织女在“银河边玩泥巴” 手捏三十六天亮星 地踩七十二地次星 用柳叶沾星河水挥汁为平民星 (补天的还有太一 烛几阴 帝俊 苍龙 斗姆元君 他们是极星在次变位后的次任天历修复者 帝俊天极无星日月为历各令十日为上中下弦月 十二月为一年

宋辉
宋辉 3
2025-11-20 08:12
⑤从古越国的历史来看,少康复国之后,‘恐绝禹祀’,封少子无馀于浙江,是为古越国,一直在绍兴的话,又何恐之有啊?另外,照致群神于会稽的会稽在绍兴的话,位于浙江湖州的防风氏理应是最近的,何来迟到一说。而且大禹更不会傻到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杀人家的首领。再者,东巡而崩于会稽,绍兴,怎么说也是南巡啊
汉唐
汉唐 2
2025-11-11 17:07
甲骨文的夏字怎么写?
湾爸
湾爸 2
2025-11-16 18:03
这下好了,韩国人又要说他们是夏人了。
大汉耿护院
大汉耿护院 2
2025-11-20 21:55
你懂个屁!
鸿鸿
鸿鸿 1
2025-11-11 11:02
商灭夏,把夏的后裔赶东边去了,挺合理的啊
安全小能手
安全小能手 1
2025-11-12 17:10
你这样的话,欧洲马上挖一具八千年前的老僵尸给你显摆显摆[微笑]
玩儿
玩儿 1
2025-11-19 21:25
把你家占了,给你安排个地下室,地下室就是你的根了??
宋辉
宋辉 1
2025-11-20 07:42
④禹是争议最大的,但是一来禹字高密(确切说是高密氏如颛顼之高阳氏),今山东高密在日照之北,为禹治水之后初封之国。二来河南山西为阳城争得头破血流,却殊不知山东有个阳都(沂南,日照之西),而好巧不巧,古鄅圆,也在山东临沂。三来更重要的是日照有会稽山,正在禹的核心统治范围,且正与其指定继承人伯益的势力范围交界,这才是‘致群神于会稽’和‘东巡而崩于会稽’的会稽。而夏初历史表明,太康失国之斟鄩与斟灌所在,史家虽有争论,但结合地理来看平寿斟鄩(潍坊奎文区)与寿光斟灌更贴合实际一些,因为寒浞(潍坊寒亭区)与后羿(济南济阳区)、相(母族,妻族均在山东)的相关历史,竹书纪年说寒浞使其子浇(山东莱州)伐相,战于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