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渠道的稳定运转是企业经营的基石,而近期康师傅饮料渠道却曝出了一起“财货两空”事件。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官方抖音号报道,郑州两名康师傅饮料二阶批发商,分别向厂家对公账户打款10万元、11万元采购货物,然而付款一个多月后始终未收到货品。
在此期间,两人多次向康师傅相关公司反馈情况,但区域负责人避而不见,对接的业务员也一度失联,让二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货款“蒸发”,批发商陷入困境
通过《小莉帮忙》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其中一位批发商展示了近期一笔2万元的货款转账交易记录,其中收款方名称为“郑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顶津”)”。

企查查显示,郑州顶津成立于2005年11月,由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100%持股。在此背景下,上述二阶批发商并未对相关业务员发来的收款码信息产生怀疑。但由于相关款项已经支付而货品始终没有收到,相关批发商找到了郑州顶津相关工作人员。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该涉事业务员并未“跑路”,而是为了“做业绩”,通过P图伪造对公转账收款码的方式,截留了批发商的货款,随后将产品转卖,所得款项用于填补此前应允给各级客户的市场费用。
目前,针对郑州批发商事件,康师傅尚未公开回应后续处理措施。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这背后存在资金管理环节的致命漏洞:
一是收款码与账户未做唯一性绑定:公司允许业务员自行向客户推送“对公收款码”,且没有在系统层面对二维码的生成、作废、更换做集中管控,导致业务员可轻易P图伪造。
二是缺少“打款-到帐”自动校验:财务或订单系统没有实时比对“客户付款水单-公司账户到账”这一关键环节,只要业务员上传一张假截图即可触发后续发货/开单流程。
三是发货指令权过度前置:货款一旦录入,业务员即可在系统里填写任意收货地址或更改收货人,公司仓库按指令发货,无需客户二次确认,形成“张三打款、李四收货”的套利空间。
四是对直营二阶客户与经销商二阶客户混用不同打款路径,却共用一套发货指令逻辑,让业务员可以在两类账户之间“腾挪”货物。
五是没有引入银行级“银企直联”或第三方资金监管:客户仍通过个人扫码或转账方式打款,资金进入公开账户后缺乏子账户标识,无法自动追溯是哪一家经销商的资金。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向大公快消表示,(上述事件说明)康师傅在资金管理环节漏洞明显。对公收款码管理松散,涉案业务员能轻易伪造,说明审核机制缺失,未严格核实收款码真实性。且内部监督不力,未及时发现货款异常流向,缺乏对资金流转的实时监控与定期审计。同时,企业危机响应机制问题突出,区域负责人与业务员逃避沟通,暴露出责任界定不清晰,未明确危机处理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应建立“异常货款响应流程”,规定接到异常反馈后,指定专人第一时间与客户沟通,收集信息;成立专项小组,在规定时限内调查核实;定期向客户通报进展,直至问题解决。
詹军豪进一步表示,康师傅经销商体系或存在特殊性。其渠道层级复杂,二阶批发商环节多,信息传递易失真,为业务员截留货款提供空间。同时,对各级经销商市场费用管理粗放,业务员为填补费用缺口冒险截留货款,说明费用管控与货款管理缺乏有效联动机制。
而这一渠道风波背后,似乎与康师傅宣布产品提价后的一系列市场变化存在一定关联。
提价策略失效
连续半年营收下滑
时间线回溯至2023年底,康师傅对旗下多款饮品启动提价。据大公快消此前报道,2023年年底,一张由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旗下杭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发布的,有关康师傅部分饮品将涨价的“告知函”在网上流传。
据告知函显示,康师傅茶/果汁系列产品于2023年11月1日起,终端建议零售价进行调整:中包装茶/果汁系列建议零售价从3元/瓶起调整为不低于3.5元/瓶,1L装茶/果汁系列建议零售价从4元/瓶起调整为不低于5元/瓶。
2024年5月,关于康师傅方便面即将全线涨价的消息引起公众关注。据中新经纬报道,一位自称康师傅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今年五一后,康师傅的确向经销商下发了调价通知,建议上调经典系列产品零售价,桶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4.5元调整至5元,一桶上涨0.5元;袋装面的建议零售价由2.8元调整至3元,一袋上涨0.2元。在饮品业务方面,2024年一季度,康师傅对旗下1L装冰红茶等饮品进行提价,终端价从4元涨至4.5元。
提价本是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常见举措,但关键在于,涨价后市场需要配套的动销支持来消化价格变动。短期来看,涨价确实提振了公司饮料板块业务利润。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康师傅茶饮料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8.2%。
然而,从长远视角审视,“涨价”举动并非长久之计。
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则认为,外卖遍布大街小巷,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食物种类繁多,而且,预制菜行业也在普及开来,这都直接压缩了方便食品行业的增长空间。方便食品的重要消费群体,格外注重便捷以及价格,因此,大幅提高价格对于康师傅来说,可能未必是利好。
从业绩来看,整体上康师傅却呈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根据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上半年营收为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22.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毛利率34.5%,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未来,康师傅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