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记得2022年底的时候,中方一次性3艘055大驱穿越宫古海峡,引得日本方面一阵紧

记得2022年底的时候,中方一次性3艘055大驱穿越宫古海峡,引得日本方面一阵紧张。 以前我们舰队没成型的时候,有些人开口闭口就是“国际法”,动不动拿海洋公约说事,航路怎么走、经济区怎么划,全得按他们的剧本演。那时候我们讲道理,人家就当你是空气。 等咱们第一艘055下水了,有些人坐不住了。嘴上还是那套“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调门却高了起来,指责你“破坏平衡”、“军事扩张”。你说奇怪不奇怪,我们自己家门口的海域,怎么突然就成“国际焦点”了? 等到四艘055列装完毕,批评声更凶了。西方智库报告一篇接一篇,说你这不符合“航行自由”,那威胁“区域稳定”。可咱们该演习演习,该巡航巡航。 等八艘055形成战斗力,有意思的事发生了。某些国家的海军司令开始说“要保持沟通渠道”,外交官也开始提“共同维护海上安全”。话里话外,都是合作的可能。 可想而知啊,当十六艘的时候,变化就会更明显了,到时候多边海上联合演练的邀请来了,国际海事组织的会议上,某些代表主动找你商量议题设定,以前那些“原则”和“立场”,突然变得灵活起来。 等到三十二艘055在太平洋上摆开阵势,某些国家会干脆换了一套说辞——“中国在维护海上航道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看吧,以前说你是“破坏稳定”,现在成了“关键力量”。 等到六十四艘……这么说吧,讨论国际海洋法修订案的时候,某些代表团会先来问问中方的意见,毕竟,谁制定的规则不重要,谁能确保规则得到执行,才重要。 这套“变脸定律”,放哪儿都适用,南海仲裁案那会儿,还有人拿张废纸说事。现在咱们舰队过去转一圈,连当事国自己都说那是“历史文件”。 美国人心里清楚得很。他们的海军部长最近反复说“中国造舰速度令人担忧”,可自己的造船厂订单排到十年后。国会吵来吵去,最后还是得承认:在太平洋,实力对比已经变了。 日本更焦虑。以前靠着七八艘盾舰就能在东海耀武扬威,现在咱们一个驱逐舰支队的规模就顶他整个海上自卫队。最近他们的防卫白皮书,语气软了不少,开始强调“危机管控”了。 最逗的是澳大利亚,前两年还跟着嚷嚷“自由航行”,现在自己的新潜艇还没影,咱们的055已经能围着澳洲散步了。最近他们的国防部长突然说“中澳海空相遇要保持专业”——你看,专业这个词用得多好。 说到底,国际法从来不只是法律条文,更是实力的话语。当你的舰队能确保每个字都有分量时,法律就会变得特别“讲道理”。 现在你经过巴士海峡、穿越宫古水道,听到的都是“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同样的航线,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说法。 所以别信什么“强权即公理”的老调——当今世界,公理只在你有能力维护它时,才会成为公理。而当你能定义公理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突然都成了文明秩序的拥护者。 这就是055教会我们的:造舰的时候专心造舰,造够了,自然有人来和你讲道理。

评论列表

晓贺888
晓贺888 4
2025-11-04 23:12
也就咱们中国讲仁义礼智信,外国有咱的实力早发动侵略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