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混动SUV,奔驰设计+吉利技术,入门即豪华,你值得拥有

不少消费者在挑选 20 万左右的混动 SUV 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想追求一些豪华品牌的设计与质感,却发现其搭载的混动

不少消费者在挑选 20 万左右的混动 SUV 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想追求一些豪华品牌的设计与质感,却发现其搭载的混动技术难以满足当下日常使用需求;若把目光转向新势力品牌,虽然技术层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内饰用料、底盘调校带来的质感体验上,又总觉得差了些火候。这种 “鱼与熊掌难兼得” 的情况,让很多人在选车时反复纠结,迟迟难以做出决定。smart #5 EHD 超级电混的正式上市,或许为有这类困扰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台车身上,既有梅赛德斯 - 奔驰赋予的设计基因,又搭载了吉利的核心技术,让更多家庭有机会接触到兼具豪华质感与实用技术的混动 SUV。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国内 20 万级混动 SUV 市场增速达到 47%,越来越多消费者将这类车型作为购车首选。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当前市场中的不少车型存在明显短板:部分合资品牌推出的混动 SUV,仍沿用老旧的混动系统,在动力输出平顺性、燃油经济性等方面表现一般;一些新势力品牌的产品,虽然在智能化配置上有所侧重,却在底盘用料、内饰做工等关乎豪华质感的细节上有所欠缺。而 smart #5 EHD 的出现,恰好试图弥补这些不足,在技术与豪华之间找到平衡,让消费者以更亲民的价格,获得更全面的用车体验。

smart #5 EHD 18.99 万起的价格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对比同级别带有豪华属性的混动 SUV,这个预售价格大概能节省 5 万元左右的开支,当时就有不少人表示这样的定价很有吸引力。等到正式上市,品牌又带来了更大惊喜 —— 四个版本的车型价格直接下调 2 万,其中 120Pro 版仅需 16.99 万,这个价格与入门级纯电车 smart #1 相近,但驾驶它出门,无需像纯电车那样担心续航不足的问题,日常通勤、周末短途出行都能轻松应对。

除了价格优势,smart #5 EHD 在版本划分上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四个版本定位清晰,让每一笔购车预算都能得到合理利用。120Pro 版作为入门选择,配置并未 “缩水”,AMD V2000 芯片、豆包 AI 大模型车机、10.3 英寸仪表盘与 13 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双联屏,还有座椅加热功能,一下子就标配了 120 多项配置。对于预算有限,但又不想在用车品质上妥协的消费者来说,这个版本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愿意多投入 1 万元选择 120Max 版,就能获得更丰富的配置升级,高速 NOA 驾驶辅助、前排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25.6 英寸 AR-HUD,再加上 20 个扬声器的森海塞尔音响,不管是驾驶过程中的便利性,还是乘坐时的舒适感,都能得到明显提升。

对于有较多城际出行需求的消费者,252Max 版会更合适。它在 120Max 版的基础上,将纯电续航提升至 252 公里,还配备了 41.46 千瓦时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3C 快充技术,仅需 15 分钟就能充满足够行驶 500 公里的电量,周末回老家、去周边城市出差,不用频繁寻找充电桩。而 252Ultra 版作为顶配车型,配置更为全面,激光雷达搭配双 OrinX 芯片,可支持城市 NOA 驾驶辅助,副驾零重力座椅和香氛系统的加入,也让乘坐体验更具品质感,适合追求更优质用车享受的消费者。

临近年底,很多消费者担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可能发生变化,要是现在订车,明年才能完成开票,会不会因此多花费用?针对这一顾虑,smart 推出了 “全系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只要在 2025 年 11 月 30 日之前完成订车,若因非个人原因导致开票时间延迟到 2026 年 1 月 1 日之后,品牌将全额补贴购置税差额,最高补贴金额可达 1.5 万元。这一方案相当于为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加上了一层保障,即便政策出现调整,也无需额外承担费用。在同级别品牌中,能推出类似政策且补贴额度达到这一水平的并不多,从这一细节也能看出品牌对用户需求的关注。

作为一款混动车型,技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而 smart #5 EHD 的技术支撑来自梅赛德斯 - 奔驰与吉利两大品牌。吉利的雷神电混 2.0 系统,源自沃尔沃 XC70 的动力架构,经过上百万用户的实际使用验证,如今又针对中国的道路状况进行了升级优化,在适应性和可靠性上有较好表现。这套动力系统由 1.5TD 混动专用发动机与后桥驱动电机组成,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20 千瓦,电机功率可达 200 千瓦,综合动力表现与 3.0T 燃油车相近,零百加速时间为 6.9 秒,即便搭载小电池的版本,零百加速也能达到 7.2 秒,与同级别单电机纯电车型的加速水平相当,日常超车、爬坡都能提供充足动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 “智能自适应” 功能,依托星睿 AI 云动力 2.0 平台,系统内部存储了 1000 多个细分场景的 “数字孪生场景库”,能够结合实时导航信息、道路路况以及用户的驾驶习惯,自动调整动力输出方式。比如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时,系统会优先采用电机驱动,避免发动机在低效区间工作;当车辆行驶在高速路段时,又会自动切换至直驱模式,以提升燃油经济性。这种智能调节方式,能让能源利用率提高约 5%,再加上热效率达到 47.26% 的发动机,车辆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仅为 4.4L/100km,比行业平均水平节省 18% 的燃油消耗,长期使用能有效降低用车成本。

当前市面上很多混动车型采用单挡或两挡变速箱,而 smart #5 EHD 配备的三挡 DHT 变速箱,在节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速行驶时,变速箱可通过多挡位调节,降低电机转速,减少能量损耗,这也是车辆能够实现 1615 公里综合续航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选择 252 公里纯电续航版本,满油满电状态下,应对跨省自驾游也不成问题,无需频繁在路途中寻找充电桩补能。

不仅如此,这台变速箱在换挡平顺性上也有较好表现。通过毫秒级的扭矩调整,再结合梅赛德斯 - 奔驰的调校技术,换挡过程几乎没有明显顿挫感,即便发动机介入工作时,车内人员也很难察觉到震动与噪音。此前,这台车还获得了中汽中心 “整车静谧性” 和 “发动机无感介入” 两项奖项,在同级别混动 SUV 中,其静谧性表现处于较好水平。

为了确保动力性能与静谧性都能达到较高标准,smart 在核心部件的选择上十分用心。发动机选用行业内量产车型中热效率表现较好的机型,变速箱来自全球知名供应商,电池则根据不同版本分别搭配蜂巢能源 20 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和宁德时代 41.46 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既保障了续航能力,也兼顾了安全性。这样的投入背后,是两大股东的全力支持。作为梅赛德斯 - 奔驰与吉利共同关注的战略产品,smart 从转型阶段就获得了双方的核心资源支持,研发投入没有设置明确上限。仅在混动技术路线上,双方就联合研发了三年时间,最终将雷神电混 2.0 系统与奔驰的底盘调校、NVH 控制技术相结合,打造出这款在技术层面较为均衡的车型。

如果说技术是 smart #5 EHD 的 “硬实力”,那么梅赛德斯 - 奔驰赋予的豪华基因,就是它区别于其他新势力品牌的重要特点,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配置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 20 万以内混动 SUV 的豪华标准。

外观上,smart #5 EHD 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方盒子造型,搭配行业内较少见的哑光拉丝格栅,辨识度较高。新推出的星漩蓝、苍岩灰两种车身颜色,搭配浅蜜棕内饰,整体风格低调且富有质感,营造出不错的豪华氛围。虽然车型定位为紧凑 SUV,但 2900 毫米的轴距让车内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空间利用率达到 85%,呈现出越级的空间表现。第二排头部空间为 1060 毫米,即便身高 185 厘米的乘客乘坐,也能保持舒适的坐姿;后备箱常规容积为 625 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可扩展至 1525 升,再加上车内设置的 32 处储物空间,无论是日常通勤放置随身物品,还是全家出游携带行李,都十分方便。

细节设计上,也能感受到梅赛德斯 - 奔驰的设计理念。怀挡式换挡机构让中控区域的储物空间更充裕,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采用 Nappa 真皮材质,触感细腻;车门内饰板全部使用软质材料包裹,再搭配与奔驰同款的 256 色氛围灯,夜晚驾驶时,车内氛围如同豪华座舱一般,提升了整体用车体验。

如今,智能化成为新车竞争的重要领域,但很多车型只是单纯堆砌智能配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并不便捷。smart #5 EHD 则更注重打造 “好用、实用” 的智能体验。座舱内搭载的 AMD V2000 芯片,具备较强的算力,可支持五屏联动 —— 包括 10.3 英寸仪表盘、双 13 英寸 AMOLED 联屏、25.6 英寸 AR-HUD 以及后排娱乐屏,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卡顿,2.5K 分辨率的屏幕也让显示效果更加清晰。

作为搭载豆包 AI 大模型的量产车型之一,车辆的智能语音助手 Leo 具备四音区交互功能,无论是调节空调温度、设置导航路线,还是查询天气信息,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操作,无需手动控制。更贴心的是,系统内预设了驻车舒适、露营、宠物、休息等多种情景模式。例如,当用户想要露营时,切换至 “露营模式” 后,车辆会自动调整座椅角度,开启外放电功能,配合全景天窗,用户躺在车内就能欣赏星空,提升了露营体验。

在驾驶辅助方面,smart #5 EHD 提供了三种硬件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入门版本配备 26 个高精度感知硬件,支持 ACC 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功能,在高速行驶时能减轻驾驶负担;中高配车型感知硬件数量增加到 28 个,可实现高速 NOA 驾驶辅助,长途驾驶时能提升便利性;顶配的 252Ultra 版则配备 36 个感知硬件与激光雷达,搭配双 Orin X 芯片,可支持城区无图驾驶辅助和记忆泊车功能,即便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也能自动避让行人、识别交通信号灯,为驾驶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这套驾驶辅助系统由行业头部供应商元戎启行提供,经过了百万公里的路测,在可靠性方面有较好表现。对于经常跑高速或日常通勤路况复杂的用户来说,这套系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让驾驶过程更安心。

一款适合家庭使用的车型,需要能应对多种出行场景,smart #5 EHD 提出的 “5+2+7” 全场景出行模式,正是针对当代家庭的用车痛点设计。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工作日每天通勤距离大约在 30 公里左右,smart #5 EHD 120 公里纯电续航版本,足够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无需频繁充电。纯电模式下,车辆行驶过程中几乎没有发动机的噪音与震动,车内静谧性可与图书馆相媲美,早上上班时,坐在车内还能安静地听会儿音乐,开启一天的好心情。同时,纯电行驶的成本较低,每公里仅需 3 毛钱左右,是传统燃油车的五分之一,一年下来能节省几千元的燃油费用。即便偶尔忘记充电,车辆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仅为 4.4L/100km,比同级别燃油 SUV 更省油,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周末想要带家人去周边郊游,这台车也能轻松胜任。200 千瓦的电机功率,提供充足的动力储备,无论是爬坡还是超车,都能从容应对。三挡 DHT 变速箱在低速行驶时换挡流畅,即便行驶在盘山公路上,车辆也能保持平稳,家人坐在车内不会感到不适。如果计划露营野餐,顶配车型的外放电功能可满足电烤炉、咖啡机等设备的用电需求,在户外也能享受到热咖啡和烤肉。后排座椅的加热和按摩功能也十分实用,游玩一天后,家人坐在后排通过按摩放松身心,让返程旅途不再疲惫。

长假期间想要跨省自驾,续航和补能问题往往是用户最担心的。但 smart #5 EHD 1615 公里的综合续航,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 1200 公里)的路程,中途只需补能一次就能到达。252 公里纯电续航版本支持 3C 快充,15 分钟即可充满足够行驶 500 公里的电量,用户在服务区喝杯咖啡的时间,车辆就能恢复充足续航,无需长时间等待充电。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高速 NOA 驾驶辅助系统可自动保持车道居中、跟车行驶,遇到障碍物时还会提前预警并避让,有效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即便全程不充电,车辆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仍保持在 4.4L/100km,燃油成本较低,让 “说走就走的旅行” 成为可能。

smart #5 EHD 的上市,不仅为市场增添了一款新的混动 SUV 车型,更标志着品牌在战略转型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过去以个性小车为主要产品的品牌形象,到如今形成 “纯电 + 混动” 双路线布局,smart 正在逐步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满足更多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此前,20 万级混动 SUV 市场一直存在一个尴尬的局面:合资品牌拥有一定的豪华基因,但技术层面相对落后;新势力品牌在技术上有优势,却缺乏豪华质感。而 smart #5 EHD 通过结合梅赛德斯 - 奔驰的设计与调校,以及吉利的雷神电混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实现了 “1+1>2” 的效果。

市场反馈也印证了这种产品路线的可行性,上市第一天,官方渠道的订单量就突破 3000 台,其中 120Max 版占比达到 45%,成为用户选择较多的版本,这一数据也说明消费者对 “高性价比 + 豪华质感” 的混动 SUV 需求旺盛。

随着 #5 EHD 的推出,smart 正式形成了 “纯电 + 混动” 的双动力产品矩阵。纯电车型更适合城市年轻用户,满足日常通勤需求的同时,也符合环保理念;混动车型则针对有长途出行需求的家庭用户,解决了续航焦虑问题。这样的产品布局,能够覆盖从单身青年到中产家庭的不同用户群体,无论用户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在 smart 的产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同时,这种双路线布局也提升了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在充电设施尚未完善的三四线城市,混动车型凭借无需频繁充电的优势,更容易打开市场;而在一线城市,纯电车型则能满足用户对绿牌政策的需求,实现对不同区域市场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