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昵称能排到第二行那么多呢 18 2025-11-15 00:55 查这个有什么意义吗?假设康熙乾隆确实是汉人,你是想指责他们是汉奸?连古人都知道华夏论的是文化而不是血统,一个现代人反而抓着血统不放是什么意思呢?康熙乾隆姓爱新觉罗,做的是满清皇帝,代表的是皇权利益,阉割的是华夏文明,他们身上流的谁的血不值一提,他们坐在哪里,做了什么才是重点。现在人们讨厌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血统。认可雍正也是因为雍正做的事确实是对国家负责,不局限于满清。要真这么在乎血统,那就先把李世民从华夏正统里踢出去,李唐是半个胡人,也不是纯种汉人。
莫当真 15 2025-11-05 09:52 康熙生母是佟佳氏,本身就是汉人血统。是 24 岁死的,当时康熙 9 岁,所以应该是 15 岁生的康熙。 莫当真 回复 11-06 16:13 哪可能有爱情,孝庄太后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手段高明的女政治家,在保自己儿子争皇位保皇位平衡手段高明至极,可能会因为什么爱情授人以柄吗? 大匠 回复 莫当真 11-06 21:09 那不就行了,睡了就睡了,老公都不管,怕啥
金门岛 13 2025-11-20 14:42 顺治死前明明有六个儿子,其中除掉四个不知是否会夭折的幼子,和瞎了一只眼睛还没出过天花的福全,还有就是已经出过天花而且体格健壮,根本不像九岁(虚岁)幼儿至少十二三岁的样貌的玄烨。顺治为什么放弃自己的所有儿子,想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安亲王岳乐,这符合人性吗?呵呵
瞬年流光 10 2025-11-16 14:20 这个我记得前几天好像考古学家通过遗骨查过DNA了,他们皇帝一脉都是对的上的,可以确定血脉没问题,可别在这瞎说了 用户75xxx53 回复 11-18 22:00 查的是明朝的dna,满清的不敢公布 用户12xxx26 回复 11-21 23:09 砖家会说谎但面相不会啊!
金门岛 10 2025-11-05 07:25 康熙幼年时北京多次爆发天花。为避免感染,他与乳母迁居福佑寺,但仍于2至3岁期间感染天花。康熙由乳母孙氏(曹玺之妻,曹寅之母)精心照料,最终痊愈,脸上留下轻微麻点,面容发生变化。注意这个“面容发生变化”,呵呵,这不就是狸猫换太子嘛 金门岛 回复 莫当真 11-24 17:26 吕思勉高祖吕宫,作为顺治亲自提拔的状元,太子太保,都被洪承畴,孝庄吓的逃命了。真玄烨的老师都吓的跑了,真玄烨的天花,还能治好吗?顺治也还能活命吗?呵呵 莫当真 回复 11-24 09:45 皇帝守孝是以日代月,从汉代起就是这个习俗,所谓守孝三年(习俗就是 27 个月) 对皇帝不适用,不可能这么久不处理政务,所以要以日代月。27 天守孝期是符合规制的。对待孝庄的规制超越祖制确有其事,但你要考虑到,孝庄对顺治康熙两人的上位和巩固政权出过决定性的助力,且不专权不邀功,全心全意辅佐子孙,为满清的统治鞠躬尽瘁,这样的人但凡有点良心的都得感恩吧。最后洪承畴是 1665 年 2 月病逝,康熙亲政大典是 1667 年 7 月,都按农历算的,相隔 29 个月。亲政时间是按皇帝 14 岁和上位六年来算的,这是祖制,顺治也是 14 岁亲政。与谁祭日无关。
朝歌 9 2025-11-07 09:08 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那都是康乾盛世,那都是清王朝,那都是中华民族。 墨色染黄昏。 回复 11-08 18:17 为华夏好,促进华夏进步,才是中华民族!鞑清不配!
金门岛 8 2025-11-23 07:11 乾隆将太庙移到洪承畴被大玉儿逼降的三官庙时的说辞是 "我世祖定鼎燕京,奉列祖神主于北京太庙,此处改为景佑宫以祀三官,戊戌岁来此,敬思盛门太庙应仍旧,观遂别移建景佑宫于德内,以奉三官之祀"啥意思呢,就是说三官庙旧址在皇太极时就是太庙,现在迁回原址,然而这句话就是扯淡,因为沈阳太庙自皇太极建造后就没移动过,三官庙在明朝时就是个道观了。 也就是说乾隆硬造了个蹩脚理由把太庙移到了三官庙。呵呵
金门岛 7 2025-11-18 06:50 直到1661年顺治帝临终前决定传位于他时,才正式为他取名“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说,在他大约7-8岁、即将登基之际,才由父亲顺治帝赐予了“玄烨”这个正式的名字。死之前才给他起名字,起这个名字是谁的意思,是不是顺治本人的意思,那大家都能明白了。其实这个矛盾点就很容易解释了,原来的顺治生的那个孩子有别的名字,大玉儿和洪承畴生的孩子李代桃僵,所以给起了个玄烨,用来纪念他们的爱情。至于顺治生的孩子以前叫啥名字,记录被删除了。呵呵
影月无痕 5 2025-11-05 09:45 佟家就是汉人,所谓本来是满人因为改了汉姓编入汉军旗这种一听就是假的,他家直到康熙亲政多年后才找这个理由抬的旗 清初满汉之分那么严重,他家真有这种情况能忍了几十年不提这事? 因为清初的老人都知道他家怎么回事,后来康熙当了皇帝没人敢再反对罢了 月生 回复 11-05 12:15 本来女真崛起靠的就是晚明辽人大规模逃亡跑去女真那边谋生,和契丹人当年靠收留避五代之乱的中原人完成国家构建统一塞外一个套路
金门岛 5 2025-11-16 10:04 乾隆就更有说头了,六下江南大伙都知道,而下江南的时候还给陈家送过两块匾额,目前存在海宁陈氏的宅堂中,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爱日”一词,是从汉辞赋家杨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供养父母之日叫爱日。“春晖”一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你说乾隆这是何意?这压根不是奔着吃着下江南啊。呵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