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最大输家”终于现身? 现在才看懂默克尔的远见:当年坚决不用默茨,原来是德国躲过一劫 据澎湃新闻报道,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尤其是欧洲的主要国家。德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也让人不禁反思,若是默克尔时代的德国领导方式能继续,德国或许早就远离了当前的困境。而如今的德国,似乎正在为这一切付出代价。 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德国在危机中的迷途。她执政十六年间推动的务实外交,让德国在美俄之间保持微妙平衡。那条穿越波罗海底的“北溪二号”管道,曾是德国能源安全的生命线。如今管道里流淌的只剩沉默,朔尔茨政府被迫在寒冬中颤抖着寻找替代方案。 德国企业正用真金白银为这场转向买单。化工巨头巴斯夫被迫关闭路德维希港部分产线,汽车产业面临零部件断供危机。数据显示德国去年工业能耗成本飙升百分之四十七,这种痛感直接传递到每个家庭的电费账单。默克尔时代积累的经济优势,正被地缘政治漩涡一点点吞噬。 当年默克尔坚决弃用党内对手默茨,如今看来充满先知般的洞察。默茨主张的强硬抗俄路线,会将德国更快拖入战略泥潭。默克尔像熟练的舵手,始终让德国航船与战争风暴保持安全距离。这种审慎背后是她对东方政治的深刻理解——毕竟她成长于见证冷战硝烟的东德。 欧洲大陆正在重新洗牌。法国马克龙试图扮演调停者却收获甚微,波兰趁机强化区域话语权。德国传统领导力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柏林外交部大楼里的外交官们突然发现,他们失去了与莫斯科对话的密码。那个能在普京与西方领袖之间架设桥梁的默克尔,已经消失在政治舞台。 能源转型的阵痛只是表面创伤,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德国战略自主性的丧失。当美军坦克隆隆驶过德国高速公路,这个欧洲经济巨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安全领域的脆弱。默克尔精心维护的“贸易促变革”理念,在战火中化作一地碎片。 历史总会用残酷的方式检验政治家的远见。现在回望默克尔与默茨那场党内较量,仿佛看到德国命运的分水岭。德国人民开始明白,那位来自东德的物理学家,用她独特的冷静为这个国家规避了多少暗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