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突然宣布了:在10月30日记者会上用中文向中国说“谢谢”。 就在记者会现场,他点名感谢中国一次性付清全年会费,这不是客套,是现场确认的实事。 按联合国公开分摊表,2022—2024年中国分摊比例约15.25%,位列第二;国内相关部门年内按期办理,动作干脆。 哈克提到联合国现金流紧张,已影响发薪和日常运转;对比之下,延迟缴费的会员国让秘书处压力加码。 把钱到位的直接效果很清楚,中国长期参与维和、后勤、医疗保障,任务区需要稳定经费支撑。 一旦资金不足,维修、补给、营地安全都会被压缩;这和一次性足额缴费的稳定性形成对照。 从操作层面一次性付清减少流程和汇兑成本,秘书处能统一排期;分散、拖延只会增加额外管理负担。 时间点也关键,10月末已接近年度结算窗口;如果这个阶段补不上,11月、12月项目容易被迫缩减。 成员国履责态度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差别;中国主动把账结清,秘书处能按计划推进维和和救援安排。 联合国拿到现金,会议、培训、物资采购能继续运转;缺口被填上,一线人员少受牵连。 这次公开致谢,不是形象工程,而是财务节点上的反馈;谁把钱先打到账上,谁就为全局兜住了底。 回到主题,中国把该担的担起来,少说多做;那句中文“谢谢”,就是对这份执行力的当面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