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Science子刊:找到5.5亿年前“生态革命”证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

Science子刊:找到5.5亿年前“生态革命”证据!

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论文表明,科学家找到了5.5亿年前“生态革命”关键证据。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埃迪卡拉纪的生物大多是在海底表面留下简单的爬痕或浅层水平潜穴。直到寒武纪,生物才逐渐发展出垂直或斜向挖掘沉积物的能力,形成复杂的三维潜穴系统。

然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最近在属于埃迪卡拉纪的三峡地区“石板滩生物群”遗迹中发现,化石具有类型多样的三维复杂潜穴系统遗迹。与更早期仅停留在沉积物表面的简单爬迹不同,三维潜穴是动物行为复杂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化石首次展现出动物向沉积物内部“纵向探索”的能力。  

研究人员表示,在埃迪卡拉纪,海底普遍覆盖着一层坚韧的“微生物席”,这层生物膜为当时固着或简单移动的大多数生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这些早期动物的挖掘行为,在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工程师”的活动破坏了“微生物席”的稳定性,动摇了旧有生态系统的根基。

研究显示,在石板滩地层中,潜穴化石的丰度与典型的埃迪卡拉纪宏体化石的丰度呈负相关。在潜穴密集的层位,原有的埃迪卡拉纪生物变得稀少。这表明,这些“工程师”可能通过竞争空间、资源或间接破坏微生物垫基底,局部排挤了适应旧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上述行为革新促进了元素循环的变革。尽管埃迪卡拉纪仍处于低氧条件下,这些扰动还难以大规模氧化深层沉积物,但“工程师”的活动无疑增强了沉积物的物理混合,影响了磷、碳、硫等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热门微博 科学新闻 古生物学 生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