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突然停购800万吨巴西大豆,转头签下阿根廷订单,巴西这波反击太尴尬 10月

中国突然停购800万吨巴西大豆,转头签下阿根廷订单,巴西这波反击太尴尬 10月25日,中国暂停进口巴西新产的大豆,取消800万吨订单,这批货原本安排在12月到次年1月交付,市场立刻出现波动,各方猜测两国关系可能生变,三天之后(10月28日),巴西宣布对原产于中国、埃及和以色列的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认为这些产品定价过低,影响巴西本土企业的经营,这两件事接连发生,让许多人觉得是巴西采取的回应措施。 中国暂停采购巴西大豆并非临时决定,这几年巴西大豆借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机会大量出口,价格也跟着往上涨,但中国的压榨企业计算过成本,发现高价买入根本赚不到钱,甚至会亏损,中粮和益海嘉里这些大公司就不再谈判,直接停止采购,他们没等巴西方面降价,两天内就转向阿根廷市场,阿根廷于9月22日宣布取消出口税,价格立刻比巴西低不少,中国企业两天内签下130万吨订单顺利接手,巴西自己也着急了,大豆对华出口预期受挫,圣保罗港出现200万吨大豆积压,承认之前想靠涨价多赚利润,结果影响了长期合作关系。 巴西选择对无纺布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件事听起来有点奇怪,毕竟中国和巴西之间主要交易的是大豆和铁矿这些大宗商品,而不是这种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材料,其实巴西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不敢直接针对那些关键商品动手,担心引发更大的贸易冲突,巴西方面提出理由说中国产品价格太低,影响了本地企业的生意,但这更像是一种借口,既想向中国施加压力,又不想真正挑起大规模的贸易对抗,但实际情况是,全球超五成的无纺布都来自中国,口罩、纸尿裤还有医疗用品都依赖这种材料,如果巴西真的提高关税,到头来受影响的还是巴西自己的民众,医院可能买不起足够的医疗物资,超市里的纸尿裤也会涨价,这些后果最终都得由巴西老百姓承担。 巴西这次确实判断错了形势,他们以为中国在巴西港口和铁路投了巨资,就能牢牢抓住中国市场,其实这些只是正常的商业合作,根本算不上政治上的同盟关系,他们还想着中国会一直忍受高价进口,但中国早就改变了做法,进口渠道已经全面铺开,不管是乌拉圭、巴拉圭,还是美国、加拿大,哪边价格合适就从哪边采购,国家手里还存着足够用数月的大豆战略储备,饲料厂也早早开始掺入棉籽粕和菜粕,减少豆粕的使用比例,巴西农业方面非常依赖中国,可工业领域却缺乏竞争力,那些反倾销调查更像是拿贸易问题当作借口,掩盖巴西经济结构本身的不足。 中国方面反应平静,商务部没有宣称受到不公平对待,只表示由企业自主决定采购事宜,纺织协会也未高声抗议,而是依据世贸组织规则准备应对程序,虽然没有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但实际订单已在转移,供应商已在更换,库存已在调整,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整个局面已得到有效掌控,这种应对方式不依赖口号宣传,而是依托供应链的灵活应变能力,凭借多年积累的备用方案,以及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务实态度。 现在能明显看出,中国正悄悄转变发展方式,进口来源不再依赖单一国家,技术输出也逐步摆脱低端领域,而巴西经济仍主要依靠大豆出口支撑,工业升级进展缓慢,面对问题时习惯向外寻找原因而非弥补自身不足,这种模式在过去或许可行,但在全球市场日益灵活多变的今天,拥有备选方案才能掌握主动权,巴西试图沿用旧有方式迫使中国让步,结果却发现中国早已调整应对策略。 说实话,这事挺有意思的,表面看是贸易摩擦,其实是两种经济模式在碰撞,中国这边默默织网布局,时间会证明哪边更稳、哪边被动,眼下中国日子过得平稳,巴西可能得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