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手握105万大军的冈村宁次,在得知日本投降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啥 1930年代,日

手握105万大军的冈村宁次,在得知日本投降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啥 1930年代,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冈村宁次从一开始就掺和进去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带兵打上海会战,那场仗日军伤亡不小,但他指挥的部队推进很快。接着是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他一路升迁,到1938年当上第11军司令官。 1940年升到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那时候他推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在华北乡村大肆扫荡,摧毁村庄,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他还和南京大屠杀扯上关系,虽然不是直接指挥,但作为高层负有责任。 1944年11月,冈村宁次接手整个中国派遣军,成为侵华日军最高负责人。那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本土资源短缺,但他在中国这边还组织了几场战役。他觉得部队还能撑下去,甚至计划把兵力集中到山东半岛,建立据点继续抵抗。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公告出来后,日本政府内部乱成一锅粥,主战派和主和派吵翻天。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同时从满洲进攻,关东军几天内就瓦解了。 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御前会议上决定接受公告,次日中午通过广播宣布投降。 冈村宁次最早接触到投降风声是8月10日左右,通过外国广播听到日本可能接受公告的消息。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认为这是盟军的心理战。他马上让情报部门去核实源头,还发电报给东京大本营求证。 8月11日,大本营发来初步电报,说如果能保全天皇,就考虑投降。冈村一看这个,立马回电反对,他甚至说“连战连胜,何来投降之说”。 8月12日,又一封电报来,内容更明确,冈村还是不接受,继续回电强调部队战斗力强,能独立支撑。8月15日早上,东京发来正式密电,只有短短一句话:天皇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这下冈村不得不面对事实,但他内心还是极其不快。在他的回忆录里,他写到这是一个从未设想的情况,必须冷静处理。但从当时发电报的内容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反对和不服。 他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严格执行天皇命令,还用了“承诏必谨”四个字来强调服从。但这服从是勉强的,部队听到消息后士气一下子就垮了,有人烧军装,有人躲起来,冈村也看出来再拖下去可能哗变。 为什么冈村反应这么激烈?因为他一辈子都绑在侵华战争上,投入太多,觉得就这么结束太窝囊了。日本本土被炸,关东军没了,但他在中国还占着大片土地,部队数量庞大,武器弹药也够用一段时间。 9月9日,在南京举行投降仪式,他把佩刀交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仪式后,日军开始遣返,冈村被软禁在南京,对付其他势力。1949年1月26日,上海法庭审判他,作为头号战犯,本该严惩。但法庭只听了辩护人一句话,就宣布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