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

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宣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这事儿的时间线远比表面看起来更耐人寻味,10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已悄悄启动新的301条款调查。 6天后的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达成经贸共识,中方当天明确承诺本作物季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 可仅过一天,10月31日美方就正式通告继续调查,这种“先铺垫后翻脸”的操作,让不少人直呼“意料之中”。 中方的采购承诺,对正陷入困境的美国大豆产业来说堪称“及时雨”。 美国农业部10月发布的库存报告显示,全美大豆库存已攀升至1240万吨,创下近15年最高纪录。 艾奥瓦州的大型谷物仓库里,大豆袋堆到了屋顶,部分仓库只能用防雨布搭建露天存储区,管理员每天都要拒绝新的运输车辆,还有农场主因无处存放不得不推迟收割。 更让豆农头疼的是价格低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大豆期货价格跌至每蒲式耳8.2美元,远低于10.5美元的生产成本线,艾奥瓦州农场主汤姆・威尔逊算了笔账,他3000英亩的大豆田,每英亩要亏损近80美元,连农场贷款利息都快付不起了。 而中方1200万吨的采购量,能直接消化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年出口量,美国大豆协会预测这将让期末库存降至近三年最低,难怪美国财长会直言豆农会“高兴坏了”。 为了推动经贸缓和,中方还拿出了更多诚意。 根据美方11月1日披露的协议内容,中方已暂停稀土、镓、锗等战略资源的新增出口管制措施,发放通用许可证方便美方企业采购,这相当于放开了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原料供应。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方选择此时采购也有现实考量,此前巴西大豆因出口配额限制,到岸价高达每吨920美元,而美国大豆到岸价仅520美元,既满足了国内饲料厂的刚性需求,也让进口结构从“巴西独大”转向“美巴双源”,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消息一出,芝加哥大豆期货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创下15个月来新高,足见市场对双边合作的期待。 可美方的回应却浇灭了这份期待。 此次要继续的301调查,本质上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赋予的单边工具,不仅包含针对知识产权的“特别301条款”,还有针对贸易障碍的“超级301条款”,核心是允许美国绕开世贸组织自行裁决、实施制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世贸组织早在2020年就已裁定美方相关关税违反国际规则,而美国在2000年的一起WTO诉讼中,还曾承诺“仅依据DSB裁决做出认定”,现在却完全违背承诺。 这次调查将持续90天,预计2026年初出初步结论,期间还会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看似程序正规,实则是用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 美方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是国内政治的算计。 10月15日,来自8个大豆主产州的50多名农场主代表,还曾到华盛顿请愿,举着“我们需要中国市场”的标语呼吁停止贸易战。 中方的大豆订单正好安抚了这部分选民和利益集团,而继续301调查,则能迎合国内鹰派和保守派的强硬诉求,可谓“一鱼两吃”。 虽然美方也延长了部分对华关税豁免期限,但核心的施压筹码丝毫未放,这种“只想要经济好处,不愿真正缓和关系”的态度,实在难以建立互信。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合作本该是互利共赢的事。 中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既解决了自身市场需求,也帮美方缓解了产业困境,可美方却把经贸往来当成政治道具,一边照单全收好处,一边继续挥舞制裁大棒。 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不仅伤害了中美双边关系,更在侵蚀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

雷霆跳蚤
雷霆跳蚤 5
2025-11-04 23:26
马上不买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