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26岁,那时候她在美国工作,后来回日本成为电台当主持人,可以看出真的还是挺漂亮的,笑容非常甜美,和现在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翻看高市早苗年轻时的照片,很多人都会惊讶地发现,这个26岁在美国工作时笑容甜美的女孩,和现在那个面容严峻的日本首相,几乎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1987年,刚从松下政经塾毕业不久的高市早苗只身前往美国,在民主党众议员帕特·施罗德的办公室担任研究员,那时候的她,眉眼间带着初出茅庐的朝气,脸上总是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美国国会的工作节奏很快,她每天要旁听各种听证会、整理提案资料、协助处理选民沟通,这些实务工作让她真正理解了政治运作的细节。 有一次她参与整理一份关于女性就业的提案,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这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政治可以真实地改变生活。 一年后回到日本,她没有直接投身政坛,而是选择进入媒体行业,先是在朝日电视台做主持人,后来转到富士电视台主持晨间新闻,那个年代的电视台主持人需要极强的亲和力,她正好具备这种特质。 镜头前的她总是穿着浅色系的连衣裙,短发打理得清清爽爽,说话时语速适中,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很多家庭主妇专门定点收看她主持的节目,不仅因为她播报新闻专业稳健,更因为她身上有种让人觉得舒服的气质。 这种气质的养成,其实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关,1961年出生在奈良市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亲在丰田的关联公司做工,母亲是县警察,家里没有任何政治背景。 高中时她就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学生,敢爬铁丝网溜进校园看棒球训练,同学们都叫她“野丫头”。 1980年高中毕业时同时考上了早稻田和庆应义塾两所名校,但因为家里要供弟弟读书,她主动选择了学费更低的国立神户大学,这种务实的选择,也许从那时就埋下了她日后政治风格的种子。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已经在媒体圈积累了不少名气的高市早苗决定参选众议院议员。 她每天凌晨去菜市场拜票,晚上开社区宣讲会,面对“女人能搞政治吗”的质疑,她用在主播台积累的应变能力和表达技巧赢得了选民信任,当选后,她的形象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浅色连衣裙被深色西装取代,笑容变得收敛克制,语速也刻意放慢了,这不是简单的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更像是一种职业要求。 日本政坛是个极度保守的男性社会,一个女性政治家如果还保持着主播时期的甜美形象,很难获得同僚的认真对待。 她开始在政策上展现出鲜明的保守派立场,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强化自卫队,2011年之后,她坚定地追随安倍晋三,甚至退出原来的派系表明立场。 这在讲究派阀平衡的自民党里是很冒险的举动,但她赌对了,安倍掌权期间,她从文部科学大臣一路做到经济产业大臣,逐渐成为自民党的核心人物,安倍遇刺后,她更是被视为安倍路线的继承者。 她的婚姻也充满了政治色彩,2004年和同为议员的山本拓结婚时,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都来参加婚礼,生活中她不擅长家务,山本拓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活,这在日本传统家庭里很少见。 2017年因为在修宪等问题上意见不合两人离婚,2021年又在她竞选总裁的关键时刻复婚,而且山本拓还改冠了妻姓,成为“高市拓”,这种反传统的做法背后,其实是她用实力换来的家庭话语权。 从26岁那个在美国国会走廊里匆匆记笔记的研究员,到电视台里笑容甜美的主持人,再到如今表情严峻的政坛核心人物,高市早苗的每一次形象转变都不是被动的衰老,而是主动的策略调整。 一个人的脸就像一本书,记录着她走过的每一段路,年轻时的笑容是她融入社会的敲门砖,现在的严肃是她在权力场上站稳脚跟的铠甲。 这种变化看似残酷,却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女性在男权政治体系中生存的必要代价,当我们感叹她判若两人的时候,也许该想想,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一个人必须把笑容藏起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