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朝鲜战场硝烟未散,新中国志愿军硬扛美军铁拳,赢得国际喝彩。可基辛格多年后一针见血:这场仗中国成了最大赢家,美国输了面子,苏联却输得血本无归。两个输家里,谁的伤疤更深?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下,美军借联合国军名义插手,越过三八线直奔鸭绿江。边境城镇挨炸,炮火声直敲中国家门。新中国刚站稳脚跟,中央权衡再三,决定派志愿军入朝。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维护亚洲和平。这仗打得惊心动魄,中国志愿军以劣势装备顶住美军飞机大炮,逐步稳住阵脚。 志愿军入朝初期,苏联承诺空中支援,却拖到1951年才派米格-15部队,飞行员还得穿中国军装避嫌。早先志愿军主力集结时,美机轰炸肆虐,部队只能分散行军。志愿军靠步兵战术硬拼,在长津湖和清川江战役中挫败美军推进。1951年2月的砥平里阻击战,美军第二师想围歼志愿军两个师,结果伤亡两千多,麦克阿瑟叫嚣扩大战区,杜鲁门直接撤了他的职。这在美国军史上少见,暴露美方顾虑全面开战的风险。 战事胶着,1952年10月到11月的上甘岭战役,美军扔下190万发炮弹,山头炸平两米。志愿军守住阵地,消耗敌军锐气。整个过程,中国志愿军用实际行动证明,新生政权不是好欺负的。基辛格在《论中国》里直说,这仗中国是赢家,美苏是输家,苏联输得更惨。他点出,志愿军浴血换来地位提升,战后实打实的好处落袋为安。 先说中国怎么赢的。苏联本计划给中国50个工业项目,仗打出威风后,直接加到156个。这些项目直击工业命脉,帮中国从农业国变身工业基础。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厂按苏联图纸建起,1956年造出解放CA-10卡车,中国汽车工业就此起步。鞍山钢铁厂同年投产高炉,炼出军工特种钢,取代以往粗铁。沈阳飞机厂1956年仿制米格-17,成歼-5战斗机,空军实力大增。要没志愿军在朝鲜站稳脚,苏联哪会这么大方?这些援助不光是设备,还有技术传授,中国工人学到手,工业化进程加速,奠定后来发展的根基。 美国输在哪?战场上丢脸,战略上被动。军费从1950年的135亿美元飙到1951年的500亿,占GDP14%,比二战时还高。国内税收猛增,物价飞涨,老百姓怨气冲天。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停战协定,美方让步,韩国总统李承晚公开骂美国背信弃义。这仗让美国霸权受挫,在亚洲推进受阻,麦克阿瑟下台就是明证。美国顶多丢了部分影响力,经济虽有刺激,但长期负担不轻。 苏联呢?基辛格说它输得最惨,一点不夸张。它本想坐山观虎斗,初期出尔反尔,空军支援迟到,志愿军吃尽苦头。社会主义阵营看在眼里,信誉扫地。越南后来就不太信苏联,偷偷找中国要武器,说中国更靠谱。援助虽多,全是有偿的,中国用钨砂锑矿从1955年到1965年还了30多亿卢布。苏联看似赚了,却把中国逼上自力更生路。   1958年苏联提联合舰队,想管中国海军,中国一口回绝。1960年苏联撤专家,撕图纸卡脖子,中国靠156项目积累,1964年10月16日炸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搞氢弹。苏联养出对手,自找麻烦。 更要命的是,苏联为争霸,四处驻军,欧洲远东两头烧,军费常年占GDP15%以上。经济拖垮,阵营分裂,最后国家都没保住。中国志愿军赢的,不止是战场尊严,更是长远实力。苏联的短视,换来里子面子双丢。美国至少保住核心利益,苏联却自掘坟墓。这就是大国博弈,算盘打歪了,代价最大。 抗美援朝胜利,巩固中国边防,注入工业动力。那些项目如长春汽车、鞍钢高炉、沈阳飞机,扩展全国,支撑国防经济。苏联策略反噬,军费高企,经济崩溃。基辛格看透这些,实力和诚意才王道。中国以此为基础,和平发展,维护世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