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圳南山:“扫一扫”,2300万元解冻!

深秋时节,深圳市南山区达某工厂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整齐排列,身着无尘服的工人们熟练组装着美容美妆仪器……

此时,“叮”的一声提示音划破了节奏,原来是来自美某公司的第四期货款到账了,工厂负责人李总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顿时觉得身上干劲更足了。

然后就在一年前,两家公司还分别深陷资金链断裂和停产危机。转机,竟源于一次“扫一扫”……

合作破裂

千万资金遭冻结

美某公司是国内美容美妆领域的知名企业,多次获国际设计大奖、累计申请专利达600余个,公司曾凭借研发的一款智能化妆镜成功“出圈”,登顶各大网购平台销售榜。

达某工厂是其合作多年的代工方,多年来承接该公司多功能美容仪、脱毛仪等核心产品的生产组装工作,一路见证了该公司的成长壮大。2021年至2023年间,美某公司多次与达某工厂签署采购协议,通过订单方式向达某工厂订货,约定付款周期为60天。基于双方深度合作产生的信任,达某工厂依订单开发产品模具、采购备料并投入生产。

但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因产品销售情况不佳,自2022年底,美某公司开始频繁取消或者变更订单,已交货产品的付款周期也被不断拖延。三年间,美某公司拖欠达某工厂货款逾千万,数万件产品囤积在达某工厂的仓库内变成了“呆滞物料”。

多次催讨无果,2024年7月,达某工厂向南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某公司支付货款及损失共计3000余万元,并申请对公司名下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经查控,法院依法冻结美某公司名下的银行存款2300余万元。

“码”上破冰

法官助企精算账

账户被冻结后,美某公司负责人王经理慌了神,案件诉讼周期长,流动资金被冻结将直接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甚至导致项目停滞,对公司后续融资及市场合作影响极大,怎么办?

一筹莫展之际,办公桌上的“司法助企二维码”引起了王经理的注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将希望法院协调解除冻结公司存款的诉求填了上去,再联系公司律师着手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第二天一大早,南山法院西丽人民法庭陈一榕法官便打来电话:“现在公司是什么情况?有跟达某工厂沟通协商过吗?”

听到是法院来电,王经理惊喜又焦急:“陈法官,不是我们不结算,而是公司眼下确实困难。今年产品的销量全线下滑,线上销售渠道的回款周期又长,一时难以给工厂结清款项。现在账户一冻结,公司这153名员工下个月的社保都成问题了!”

“法官,我们坚决不同意解冻账户!产品都积压在仓库里,工人们每个月都在等着发工资!冻结这笔钱对工厂是个基本保障!”另一通电话里,达某工厂负责人李总也在向陈一榕诉说着工厂的不易。

事关两家公司的生存,这事耽误不得。

陈一榕仔细研读立案材料,其中一连串数字引起他的注意,“原告主张被告取消、变更订单达20份、涉及产品11万余件、拖欠货款金额近3000万,实际情况是怎样呢?”

考虑到双方的争议皆由这笔货款而起,后续诉讼中也少不了账目核对,陈一榕决定先行一步,核对清楚欠款实际数量,再组织双方协商。

模具费、改模费、治夹具费、呆滞库存货款……陈一榕仔细翻看着各类证据材料,确认对账单和送货单,找出其中双方有分歧的款项,与双方公司财务反复电话核对。经多轮沟通,两家公司对欠款金额认定的差距逐步缩小,在陈一榕的劝说下,今年7月,双方企业负责人来到了法院调解室。

调解室内,他并未急于组织双方调解,而是先拿出计算器,算起了账,清脆的按键声在安静的调解室里格外清晰。“这几天,我仔细核对了达某工厂提交的金额计算表,这是根据采购合同、涉案产品市场行情,结合双方财务账单得出的最终被告欠款金额,请你们再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异议。”

看着法官认真一笔笔计算着货款,两位负责人有些动容,也俯下身子来和法官一起核对账目,而随着货款总金额的逐渐清晰,双方剑拔弩张的情绪也渐趋平和。

经过双方当场确认,美某公司尚欠达某工厂各类款项合计1552万余元。

灵活解冻

“老伙计”再续前盟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你们两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这么多年的通力合作、相互扶持是分不开的。现在正是美妆市场繁荣的时候,为了这笔货款对簿公堂、伤了和气,是不是得不偿失?”放下手中的笔和计算器,陈一榕望着双方耐心地劝道。两位负责人则翻看着手机里往日热络的聊天记录,低头不语。

“既然法官已经帮我们把账算得这么清楚了,看在多年合作的份上,零头抹掉,你们付清1500万货款,这场官司我们就不打了,你们的账户我们也同意解冻。”达某工厂的负责人李总率先开了口。

此话一出,原本愁眉不展的王经理舒展了眉头,他两步绕过调解桌紧紧握住李总的手,语气坚定地说:“老李,啥也不说了,以后我们接着一起干!”

陈一榕顺势提出了初步调解方案:由美某公司支付1500万元货款,分24期支付;达某工厂在收到第一期款项后,向法院申请解除本案财产保全措施,在收到第二期款项后,向美某公司按付款比例陆续释放存货物料;如美某公司未按约足额支付款项,达某工厂将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两个小时后,在陈一榕的见证下,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端端正正盖上了公司印章。

几天后的傍晚,刚开完庭回到办公室的陈一榕接到王经理打来的电话:“陈法官,你们法院效率太高了,前两天我们刚付完第一期400万货款,今天账户就解冻了,这下公司可以‘喘口气’了!”没过多久,南山法院“院长信箱”也收到了王经理发来的感谢信。

连日努力,终于让两家陷入困境的企业走出“泥潭”。如今,分期付款正如期进行,两家公司运行也回归平稳,美某公司还研发上了新产品,陈一榕欣慰地合上了卷宗。

2023年11月,南山法院司法助企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并面向全社会公布“司法助企二维码”,企业只需扫一扫,就可以线上反映多元解纷、法律咨询、案件查询等司法需求。

截至目前,司法助企工作室共办结企业各类司法需求1060件,开展54场助企普法宣讲,惠及企业800余家,编印并发放普法读本2万余份,对35家企业面谈指导,判后向50家企业发送《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导信》。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真正让司法服务从“指尖”流入了“心间”。数据显示,2024年全院收到企业、群众赠送的锦旗、感谢信数量同比上升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