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一女子结婚6年不能生育,被丈夫赶出家门。之后,她被一名年轻军官看上。她拒绝道:“我不能嫁给你,我不会生孩子。”军官说啥也要娶她。岂料,婚后不久她就怀孕了,还生养了11个孩子。 “我连个蛋都孵不出,娶我做什么?”1918年广东某茶楼后院,莫秀英攥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声音抖得厉害。穿军装的陈济棠把枪套往身后挪了挪,眉头拧成疙瘩:“莫姑娘,我要的是能陪我听戏的人,不是下蛋的鸡!” 这事得从六年前说起。莫秀英 14 岁时,饿疯了的爹用半袋糙米,把她卖给镇上大三十岁的盐商做三房。盐商天天抱着水烟袋咳嗽,主妻和二房把她当丫头使唤:洗衣做饭倒夜壶,稍有不慎就挨巴掌。 “赶紧生儿子,不然没好果子吃!”婆婆天天念叨。莫秀英拼了六年:清晨跪观音,膝盖跪得青紫;喝了三缸子苦汤药,半夜吐酸水;甚至偷压二房的绣花鞋,可肚子始终没动静。 每月那几天,大房就叉腰骂:“不下蛋的母鸡!” 1918年秋天,莫秀英打碎个瓷碗,婆婆抄起鸡毛掸子抽她:“娶你六年没留种,李家不要绝户扫把星!”盐商蹲在门槛抽烟,头也不抬:“卷铺盖走,给你两块银元,别再来了。” 她抱着破包袱回娘家,哥嫂堵在门口。嫂子啐她:“不会生的赔钱货,回来吃白饭?”娘躲着哭,她爹说道:“自寻活路吧。” 莫秀英攥着两块银元,在码头草棚蹲了一夜,露水打湿头发,心凉得像一块冰。 好在她从小跟着戏班学过粤剧,嗓子亮得像铜铃。第二天她买了把新弦月琴,在茶楼门口唱《牡丹亭》。一开口,茶客都停了筷子。老板拍桌喊:“以后在这唱,管吃管住,每月三块银元!” 莫秀英在茶楼安了身,连挑夫听了都停下扔铜板。1919 年初春,陈济棠走进茶楼,被她声音勾了魂,手里的茶都凉了。 此后陈济棠天天来,听完戏就递润喉糖:“你嗓子金贵,得多护着。” 有回她嗓子哑了,陈济棠连夜从香港捎来西洋蜂蜜。 三个月后,陈济棠在后院递上银镯子:“嫁给我吧。”莫秀英后退:“长官,我嫁过一次,六年没生娃,陈家能饶了你?” 陈济棠把镯子塞她手里:“我媳妇轮不到旁人说!我娘说了,知冷知热比啥都强。我婶子八年才生娃,现在儿女成群!” 莫秀英盯着银镯子掉眼泪,跟着陈济棠回了家。婆婆刚开始见了她态度很冷淡,后来见她能干,还会唱自己爱听的《三娘教子》,慢慢热络起来。 婚后第三个月,莫秀英梳头时突然恶心。大夫搭脉笑喊:“有喜了!是男孩!” 她愣在原地,摸着肚子流泪,盼了六年的动静,终于来了。 之后她生了大胖小子,此后十几年,莫秀英陆续生了11个孩子:大女儿爱唱她教的粤剧,小儿子总缠她讲故事。 后来有人问她怕不怕嫁过去还生不了娃。莫秀英抱着小女儿笑:“怕啥?他要的是我这个人,孩子是老天爷的惊喜。”阳光在她和孩子身上洒下光影,过往的苦难,早成了滋养幸福的土壤。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莫秀英 文|小王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