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下发,共有141只指数。
也就是说之前已经存在的基金和以后要发行的基金,业绩基准都要从库中选择,且基金发行运行后短期不能更改比较基准。
最近公募基金的相关政策还是挺多的,从费用方面到管理方面,希望能越来越好吧。
因为A股一些特殊的交易模式比如涨跌停的存在,在如今数字化信息化交易时代,很容易形成情绪放大器。体现在指数上的周期上,就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猛涨暴涨,然后漫长调整】。
成立超10年的公募基金里年化超过20%的只有2只,即使把缩短到成立超5年的,也不过20只。也就是说在每段上涨周期中,总有非常优秀的基金大放异彩,但又在后面黯然失色。所谓成也抱团,败也抱团。
哪里最热,就扎堆去哪里,甚至在2020年2021年,我们还经历过投资者大会上基民“指导”基金经理必须去买白酒必须去买新能源……
所以我觉得这个业绩基准新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用长期锚定去避免短期抱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方来。
ps:对于二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也要给自己找一个业绩基准,真的,这对于投资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结合你自己的风格,是大盘价值、红利低波还是小盘成长,在践行长期主义的道路上去验证,去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