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2025年9月30日,联合国公布的财务数据触目惊心:2025年度会费实收率仅66.2%,比2024年同期下降11.9个百分点,57个国家未能足额缴纳,常规预算未收金额达12.55亿美元,账面赤字已达4.5亿美元。 10月10日,联合国正式发出催款通知,明确表示若资金无法及时到位,2026年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近2900个岗位将被削减,占总员工数的五分之一。 其中维和部队人员削减25%,超过1.3万名维和人员需撤离任务区,非洲难民营粮食援助、叙利亚排雷等多个人道主义项目将被迫中断。 面对这一紧急状况,中国于10月30日全额缴清了2025年度会费。 这笔6.8573亿美元的款项,恰好缓解了联合国的燃眉之急,让多个濒临停摆的国际项目得以延续。 根据联合国会费分摊规则,美国以22%的比例位居分摊额首位,中国以20.004%紧随其后,但两者的缴费情况却相差甚远。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常年存在会费拖欠情况,累计欠费占全球总欠款的70%以上,而其应缴会费仅占自身国防预算的0.1%不到,完全具备足额缴纳能力,却多次将缴费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反观中国,自2019年成为第二大会费缴纳国以来,始终保持足额按时缴费的记录,即便2020年疫情期间也未中断,2019至2023年间累计缴纳会费及维和摊款超120亿美元。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已有141个会员国足额缴纳常规预算摊款,中国的及时缴费无疑为多边主义体系注入了稳定力量。 但这笔50多亿人民币的支出,还是让不少国人直言“肉疼”,甚至生出“冤”的感受。 大家困惑的是,遵守规则足额缴费的国家,与长期拖欠会费的国家,在联合国框架内享有同等权利,而规则制定权仍被少数西方国家主导。 不过冷静来看,按时缴费并非单纯的“输血”,若联合国体系陷入瘫痪,地区冲突调解、海上贸易通道安全维护等公共事务将无人协调,最终成本仍需各国分摊,中国的海外利益、能源与贸易安全也将失去重要保障。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汗・哈克在收到款项后用中文表达了感谢,这声感谢既体现了对资金驰援的迫切需求,也暗含着对体系深层矛盾的无奈。 中国的足额缴费,既是履行国际义务的体现,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一次拷问:当权利与义务严重脱节,联合国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有效?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