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对外宣布了 11月3日,据泰国房地产研究和估价中心发布的公告,泰国164万套房子没人住!空置房屋总值顶全年国家预算,曼谷每四套公寓就有一套是空的。 这事儿得从十年前说起,2015年到2020年,曼谷的房价像坐了火箭,每年涨5%以上,素坤逸区的公寓单价从1万人民币一平米飙到5万! 那时候中国买家特别猛,占了外籍购房者的40%,开发商一看这架势,眼睛都绿了,疯狂拿地盖楼。 2023年曼谷新盖的公寓数量创了10年新高,其中2000万泰铢以上的豪宅占了一大半。 结果呢?疫情一来,国际游客从每年4000万暴跌到42万,那些专为游客设计的度假公寓瞬间成了“空壳子”。 更惨的是,泰国家庭欠了一屁股债,债务占GDP的91%,普通老百姓连首付都凑不齐,更别说买几千万泰铢的豪宅了,开发商的算盘彻底打空,164万套空房像座大山,把泰国经济压得喘不过气。 曼谷的空置危机,简直像一场“高端荒诞剧”,在素坤逸区,有个2023年交房的“外籍精英首选”公寓,大堂灯只开一半,电梯坏了三个月没人修,物业费收缴率不到30%。 更搞笑的是,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把这些没卖出去的房子转成长租,和普通房东抢客人,租金从2万泰铢/月跌到1.5万泰铢/月,可就算这样,租客还是少得可怜。 这事儿影响可大了,银行慌了——164万套空房背后,是大量可能还不上的贷款,金融系统坏账风险蹭蹭往上涨;政府急了——3.45万亿泰铢的资产闲着,相当于一年预算被“锁死”,建学校、修路的钱都压在空房子里了;老百姓愁了——房价跌了、租金降了,可自己的债一点没少,生活压力反而更大。 面对这烂摊子,泰国专家出了个主意:收空置税!现在泰国对空着的土地最高收1.2%的税,但房子空着还没立法收税。 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对空房收1%-2%的税,大概能盘活30%的空房,但也可能引发抛售潮,房价再跌20%-30%,银行手里的房产抵押资产就得跟着遭殃,更麻烦的是,泰国89%的家庭都欠着债,就算房价降了,老百姓还是买不起。 过去二十年,从中国到越南,从印度到东南亚,多少地方把盖楼当成“经济发动机”?短期看确实热闹:GDP涨了、就业多了、城市变漂亮了。 可长期呢?当房子盖得太多、老百姓欠债太多、外资一撤,那些曾经“一房难求”的热门区域,立马变成“鬼城”“空城”。 泰国的故事告诉我们:经济不能“靠房吃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印钱”的,当开发商瞎盖楼、政府不管、老百姓拼命借钱买房,再热闹的“盖楼狂欢”,最后也得变成一地鸡毛。 现在泰国政府特别纠结:是咬牙收空置税,忍着短期疼,还是继续拖着,让危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管选哪条路,这场危机都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发展经济没捷径,脚踏实地才能走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