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年轻人为何会选择逃离一线城市?逃离北上广深?年轻人为何选择“降维打击”! 看着

年轻人为何会选择逃离一线城市?逃离北上广深?年轻人为何选择“降维打击”! 看着北京西站来来往往的人流,艾薇拖着小巧的行李箱,心里默默想着: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2024年4月,“85后”的艾薇结束了13年的北漂生活,回到故乡长沙。在长沙工作了不到一年,她却选择在2025年春节前回到北京,挤进了求职大军的行列。 像艾薇这样离开一线城市又回归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后,选择回归一线城市。 --- 01 挣扎,大都市的围城之困 当艾薇在长沙工作不久,她就发现新公司的氛围令人难以适应。同事们对一次普通工作汇报如临大敌,提前15分钟到领导办公室门口待命。更让她失望的是,工资并没有承诺的那么高。 秦峰和妻子则是被成都的“宜居”标签吸引而离开北京的。真正定居后,他们才认识到真实的成都生活:薪资相较北京打了接近六折,早晚高峰的地铁1号线同样人挤人。 “在深圳工作5年,存款不够付首付,每天两小时通勤,身体和心灵都扛不住了。”一位从深圳辞职的年轻人这样总结他的经历。 根据2025年初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流动报告》,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成为人才净流出最严重的五座城市。 02 推手,生活成本的沉重压力 这些一线城市为何留不住年轻人?房价与收入的严重不匹配是最主要的“推力”。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分别达到43.2、39.5、36.7、29.8和26.4。而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是6-8倍。 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的年轻人即使不吃不喝,也需要几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住房。 除了高昂的房价,租金也成了年轻人肩上的重担。深圳、北京、上海的平均月租金已超过4000元/月,而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约为8000-10000元。 租金占到了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03 追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那么,逃回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们理想的生活吗?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有超过470万人从一线城市迁回二三线,甚至直接返乡创业。他们中,有外卖骑手、也有互联网大厂程序员,原因却惊人地一致:“逃离内卷,回归生活”。 回老家意味着更低的房价,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能照顾到父母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老家给了他们大城市难以提供的归属感。 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很多人发现,二三线城市的工作机会有限,职业发展空间也受限。 艾薇在长沙就发现,受制于所在行业,相关岗位在长沙的选择机会比较少。 04 选择,没有完美的城市只有适合的生活 当代年轻人选择城市时,不再仅仅关注薪资,还考量创新环境、文娱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设定理想目标,跳出了原本的城市流动框架,不再将自己局限在大城市和老家的二选一难题里。 成都、西安、武汉、长沙和重庆成为人才净流入最多的五座城市。这些城市在保持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加平衡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我的室友小李现在就在长沙工作,他坦言:“虽然薪资比深圳低了约30%,但这里的房价只有深圳的四分之一,生活成本也低很多。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生活节奏更慢,压力小多了。” --- 数据显示,北京的人才流入比例已从2019年的-3.9%恢复至2023年的0.5%。那些曾经离开的年轻人,很多又重新回到了北上广深的怀抱。 选择离开还是回来,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判断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