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中美关系如何,基本上近些年每一位美国总统在任期内都要访华,有一个人打破了这个惯例——拜登。 就拿当年发动贸易战的特朗普来说,那会儿经贸领域的分歧闹得挺厉害,可他第一任期内还是专程来中国访问,坐着专机落地,跟中方谈合作、聊分歧,足见这种面对面互动的分量。 可到了拜登这儿,偏偏就打破了这个规矩——他成了中美建交以来,第一个整个任期都没踏过中国国门的美国总统。 有意思的是,拜登没当总统前倒是常来中国,早年做副总统的时候,还去过上海、北京不少地方,尝过中国菜,跟普通人聊过天,对中国情况不算陌生。 可自从2021年搬进白宫当总统,左等右等,愣是没见他有任何访华计划提上日程,这事儿在中美建交这么多年的历史里,还真算是头一遭少见的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打破惯例的情况,背后的原因其实挺绕的。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近些年中美关系的大氛围变了味儿。美国这边一直抱着对华遏制的想法,一会儿在贸易上加关税,一会儿在科技领域搞限制,连地缘政治上也处处设防,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对立越来越明显,拜登并未取消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通过的贸易限制。 这样一来,高层互访的氛围自然就不如以前轻松了。过去就算有分歧,坐在一起喝杯茶、聊聊天,总能缓和不少;可现在博弈和摩擦多了,双方安排元首级别的访问就变得格外小心,生怕哪句话、哪个环节没做好,反而添了麻烦。 这种紧张的大环境,给两国高层互动套了个紧箍咒,让访华这事儿迟迟没法提上日程。 另外一个没法忽略的因素,就是拜登自身的身体状况。从公开新闻里就能看到,他的健康问题时不时就会被大家讨论,有时候在公开活动上走路打个趔趄,有时候讲话卡壳忘词,这些画面一出来,难免让人担心他的精力。 国事访问是简单的出差,得长途坐飞机十几个小时,落地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开会、会谈、参加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对体力和精力的要求特别高。 虽然白宫每次都强调他身体没问题,能胜任总统工作,但客观来说,这种高强度的行程对他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也可能在无形中影响了访华行程的安排。 其实大家都清楚,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领导人之间能不能直接见面、好好沟通,对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影响很大。 过去几十年,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总统,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哪怕带着分歧来,坐下来谈一谈,总能找到一些合作的点,至少能避免误会加深。 可拜登任期内没访华,相当于少了一个最直接的沟通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