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泉州两项非遗上榜“中国风物”,分别为晋江端午特色习俗安海“水上掠鸭”、“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

N海都全媒体记者柳小玲

晋江端午特色习俗安海“水上掠鸭”上榜《中国风物报告》的“节庆习俗:传统与现代共生”;泉州“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上榜《中国风物报告》的“非遗传承:手艺人的新舞台”。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泉州上述两项非遗上榜。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非遗”“民俗”等内容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非遗”相关内容发布量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145.7%。地道风味、地方民俗、非遗传承、特色美食、民间手工艺成为年轻人旅行前搜索的高频关键词,对小众风物的挖掘与探索,不仅为他们带来全新体验,也为地方旅游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中国风物报告》系统梳理了全国100个独特风物,涵盖节庆习俗、非遗传承、特色美食、民俗艺术和文化IP五大类别。这些风物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文化独特性,更是当地自然环境、历史积淀、族群智慧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识别一个地方最生动、最深刻的“文化基因”,也是吸引外界了解、体验并最终“爱上”这个地方的理由。

此次泉州上榜的南音是泉州最著名的传统戏曲之一,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演奏方式著称,保留了大量唐宋以来的音乐元素,以古朴典雅、委婉柔美闻名。泉州拥有专业的南音乐团和演出场馆,以及众多民间南音馆阁。南音的主要演奏乐器包括琵琶、洞箫、三弦和二弦,其曲目分为指、谱、曲三类。南音的唱段多取自梨园戏,注重韵味表达,让听者在欣赏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水上掠鸭”则是一项集健身、冒险与娱乐于一体的活动,捉鸭者需赤脚走过长竹竿,打开悬挂于竿顶端的笼子,放出鸭子后再跳到水里捉鸭。游客可以深度参与其中,通过欢快的竞技活动,将端午的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此活动被列入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传,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安海港操练水师,让兵丁走过横架水面的桅杆捉鸭,训练出搏风冲浪的滚蛟龙,由此创造了这一竞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