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

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已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维持在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并且经双方同意后可以展期。 别觉得这就是央行发个普通公告,这里面全是两国做生意的大逻辑。2024年中韩一起做了约3280.8亿美元的生意,中国已经连续21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了。 这协议说简单点,就是两国央行互相给了张“货币信用卡”。以前中韩企业做生意,得先换成美元再结算,又要交手续费,还得担汇率变了的风险。现在直接用人民币或者韩元交易,成本和风险都少了一大半。 对做跨境生意的老板来说,这消息就跟“及时雨”一样。比如韩国企业想从中国买家电,不用再折腾着换美元,直接用韩元换成人民币付款,钱周转的速度都能快不少。 有人疑惑为啥规模不涨?看看数据就明白了。中国央行今年已经和8家外国央行签了类似协议,加起来总规模有4.5万亿元,这套办法早就在市场上试过了,好用才不随便改。 更关键的是这五年有效期,直接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中韩的产业链早就绑在一起了,从韩国的化妆品到中国的智能家电,做生意根本离不开稳定的货币支持。 这事儿不是单独的。前阵子中国刚和欧央行、巴西央行续签了协议,能用人民币打交道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有32个了。每一份这样的协议,都在悄悄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 别小看这张纸的力量,它还是区域金融的“稳定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类互换协议就成了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部分,缺钱的时候能随时提供资金支持。 韩国专家朴胜赞说得实在,做生意就是中韩合作的主要事儿。现在两国在AI、清洁能源这些领域合作越来越多,有了货币方面的保障,这些新领域的合作只会更顺利。 这背后还有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大计划。越来越多国家愿意用人民币结算,咱们的货币说话就更有分量,这比喊一百句口号都管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